类别:公司研究机构: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谢春生日期:2018-12-25
18Q1-3同口径净利增长11%。2018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55亿元,同比增长1.30%,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下降24.66%,扣非归母净利润3653万元,同比下降62.40%。如果扣除原控股子公司东软望海自2017年12月末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影响,同口径下,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0%;考虑到创新业务公司处于前期投入阶段,大都未实现盈利,我们认为,剔除创新业务公司后的净利润更有参考价值。如果将2018年1-9月和去年同期同时扣除东软医疗、东软熙康、东软望海、东软睿驰、融盛财险等创新业务公司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后,同口径下,公司主营业务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01%。
医疗、汽车电子业务进展顺利。目前,东软睿驰、东软望海均处于业务快速发展阶段。我们推测,18Q1-3东软睿驰、东软望海两家创新型公司对集团净利润的负贡献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医疗业务。(1)据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医疗IT解决方案市场份额,2017:新兴技术厂商快速进步》报告显示,在医疗信息化市场,东软连续八年稳居中国医疗IT解决方案厂商排行榜第一位。从2011年至2018年IDC发布的报告中,东软始终保持收入和市场份额的领先地位,持续领跑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2)2018年,东软望海医院耗材供应链管理平台快速发展。根据草根调研,供应宝平台累计客户已达千家。
汽车电子业务。(1)18H1智能汽车互联业务实现营收6.41亿元,同比增长34%,高于同行业其他公司的业绩增速。我们推测,18Q1-3,公司智能汽车互联业务营收增速也约为30%。(2)2018年9月28日,公司公告称,东软睿驰已收到本田的定点通知。我们认为,本次定点通知表明东软的新能源电池PACK获得全球大车厂的认可,说明东软的PACK产品已经比较成熟,技术、产品性能已经处于行业前列。(3)2018年10月29日,公司公告称拟出资1亿元设立东软睿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我们认为,子公司的设立或将推动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快速发展,加速新能源动力电池系统的量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认为,扣除东软医疗、东软熙康、东软望海、东软睿驰、融盛财险等创新业务公司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公司业绩增长迅速。医疗业务和汽车电子业务进展顺利,未来发展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8亿元、5.58亿元、6.67亿元,EPS分别为0.38元、0.45元、0.54元,对应PE分别为26倍、22倍、1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子公司业务进展低于预期;汽车电子业务进展低于预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