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适度均衡 8-9月或才有较大级别休整
一、经济依然疲弱,宽松仍是方向
上周四经济数据密集公布,经济总体依然疲弱。5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6.1%,符合预期;1-5月份投资累计增速11.4%,却低于预期;5月份消费零售总额增速为10.1%,略高于预期;5月份贷款和社融数据总体超预期,M2同比增长10.8%,增速比上月末反弹0.7个百分点,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的超预期增加可能与股市火热有关;商品房销售额继续回暖,增长3.1%,新开工下降幅度收窄1.3个百分点;在地产产业链看到些许改善的同时,5月份全国财政支出同比增幅却自4月份的33%降至2.6%,值得密切关注。进一步的稳增长政策势在必行,货币政策宽松仍将持续。这对于股票市场的影响是分母影响,对于风格影响为强化原有趋势,很难改变Alpha投资主线。
二、市场向上大方向未变
如果没有新的看空逻辑形成,超过1个月以上的较大级别休整可能需要等到8-9月间,如果6月份震荡加剧反而有利于行情走得更远。从股债轮动角度,债券市场的低点大约在2013年12月见到,近期高点在2015年2月;股票市场滞后债市半年,大约于2014年6-7月间启动,与经典投资时钟理论不谋而合。如果股票市场阶段性高点同样滞后债市半年左右,那么大约在三季度的后半段8-9月间见到,而这个时间点正好是注册制预期明朗的时候。尽管投资者已经对注册制有不少的预期,但是目前动辄上百亿的上市公司市值并不像已经反映了注册制的预期。或者说投资者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注册制将更具中国特色,供给将受限,事实是否如此需要等待政策明朗。
此外,三季度经济企稳后,一线城市房价也将呈现一定的上涨压力,宏观流动性的边际宽松力度是否会减弱值得观察;而美联储加息预期那时候也将加强,如果人民币资产总体处于高位,资本项下自由兑换加速,不排除面临一定的资本外逃压力。当然这个问题需要动态跟踪,如果管理层进行调控(比如近期对违规加杠杆资金入市的加强监管),市场震荡就会加剧,市场上涨速度将得到有效控制,届时的市场调整压力和资本外逃压力也就会大幅下降。
三、未来一个月市场风格将趋于均衡
近期市场大票小票都难以一枝独秀,但拉长时间段,成长股依旧是主要方向。上周创业板出现了大幅震荡,目前全市场10倍PB以上的标的占比仍接近40%,接近2007年高点水平。另外,50亿以下小市值公司数量也大幅下降到10%左右,说明市场在自下而上选股的时候去伪存真、沙里淘金的难度提高,小股票在此处出现震荡加剧在情理之中(当然,100亿以下比例离2007年巅峰还有距离,所以说并未完全见顶);而大票受制于经济基本面限制、慢牛政策预期、绝对估值并不便宜、大类资产配置迁移形式主要为公募基金等,能够阶段性追近超额收益,但很难再现类似2014年四季度那样的蓝筹股快牛,大票近期的表现符合判断。
从中长期看,成长股大逻辑并未被破坏,短期休整有利于更好地出发。不论从新建基金的投资偏好,还是后续催化剂角度看,未来“互联网++”相关投资机会的演绎仍有很大空间。未来3个月内,“互联网+”相关领域的规划可能陆续出台;未来三年内,易居中国、人人网纷纷私有化,中概股的回归将在未来掀起新一轮互联网投资的热潮,2007年牛市中,工农中建上市构成牛市巅峰时刻,这次一定是BAT或者类似公司回归A股。
主题方面,未来3个月“十三五”规划内容也将形成持续热点,而次新股仍然是重点研究的方向。
四、地方国企改革精彩纷呈
国企改革方案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上周四上海浦东新区召开深化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工作会议,正式发布浦东国资国企改革“18条”。据称确定五大改革重点:优化国资布局,服务自贸区与科创中心建设。强化分类监管,实施分类改革,推动企业契约化、市场化、去行政化。实施大集团战略,打造一批主业优势明显、组织架构合理、管控体系健全的战略性集团公司。优化国企领导人员的管理和激励机制。我们相信地方国企改革将实质推进,建议关注预期差比较大、改革阻力相对较小的地方国企改革机会。地方国资整合、提高证券化率不涉及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改革阻力相对较小,重点关注上海、广东等区域资产整合进程推进较快的投资机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