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量子科技行业深度报告:量子科技驱动产业变革,激活经济增长新引擎》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突破经典极限,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产业推进有望超预期:量子科技是建立在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基础之上,通过对微观粒子量子态(如叠加、纠缠)的主动调控与利用而形成的前沿技术集群,代表着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是引领未来产业升级与经济社会变革的关键驱动力,“十四五、十五五规划建议”中均重点提及培育量子科技行业。与传统技术主要依赖经典物理规律不同,量子科技通过对量子态的精确操控,在信息处理、传输和测量等维度实现了原理性的突破,其核心产业应用主要涵盖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安全与量子精密测量三大方向。其中,量子计算具备超越传统计算机的超强算力,可在新药研发、材料设计、金融建模等领域实现颠覆性突破。量子通信基于量子不可克隆原理,能提供理论上绝对安全的信息传输,是未来数字经济与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保障。量子精密测量则能突破经典测量极限,广泛应用于导航、能源、医疗等高精度需求场景。
根据国际前沿科技咨询机构ICV TA&K & Quantum China统计,2024年,全球量子科技产业整体规模达80亿美元。分地区看,其中北美占比31.45%、欧洲占比26.91%、中国占比24.03%、亚太地区(除中国)占比12.74%、其他地区占比4.87%。ICV预计全球量子科技产业2024至203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CAGR)将达到76.27%,到2035年量子总产业规模则有望达到9089.1亿美元,其中量子计算将达8077.5亿美元,整体来说市场空间巨大。
量子科技重点代表公司:
国盾量子——全栈式平台龙头:公司是我国同时覆盖量子通信、计算、测量三大方向的稀缺标的。量子通信业务深度绑定国家骨干网与城域网建设;量子计算整机及核心组件实现国产化交付,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90.3%,亏损大幅收窄。随着中电信量子集团成为控股股东,公司在市场渠道与经营效率上实现强强联合,后续获取大规模订单能力有望持续超预期。
禾信仪器——上游核心部件突破者:公司计划通过并购上海量羲切入量子计算核心装备——稀释制冷机领域。公司将凭借高端仪器技术底蕴,抢占巨大的国产替代市场,解决产业"卡脖子"问题,受益于量子计算基础设施自主化趋势。
IonQ (IONQ)——海外量子计算龙头企业,全球离子阱技术领跑者:公司实现99.99%的双量子比特门保真度,突破容错计算关键阈值。其提出的#AQ性能标准更贴近实际算力,Tempo系统已实现#AQ 64,技术领先优势显著,是布局全球量子计算前沿技术的标杆标的。
投资建议:量子科技产业正从实验室研发迈向产业化应用,当前投资应聚焦技术壁垒高、商业化路径清晰的上游核心部件与中游系统集成环节,卡位关键核心公司和产业链。建议关注:国盾量子(688027)、禾信仪器(688622)、IonQ (NYSE:IONQ)等。
风险提示:技术送代与产业化进程不确定性的风险;盈利周期与市场需求培育风险;政策与资金支持可持续性的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