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对于所有创新药企业而言都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自2015年中国实施新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过去十年堪称中国医药史上变革最为迅猛的十年。这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如同一股强劲东风,彻底重塑了中国医药行业的格局。
随着新药研发的竞争进入深水区,行业内的分化也日益加剧。大浪淘沙之下,企业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并胜出,其核心能力愈发聚焦于两个关键维度:内在的研发实力与前瞻的管线布局。这不仅是投资者评判价值的标尺,更是企业穿越周期、抵御风险的生命线。
创新药行业的两大底层逻辑,研发与管线
具体来看,在创新药这片充满机遇与风险的深海中,研发能力是决定企业能否启航的引擎,而研发管线则是指引其穿越风浪、抵达彼岸的航海图。 二者共同构成了企业的“生死线”,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行业铁律。
从行业特征看,新药研发以其“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著称。一款药成功上市,平均需耗时逾十年,且失败率极高。卓越的研发能力,如精准的靶点选择和优化的临床试验设计,是提高成功率、降低巨额“沉没成本”的关键保障。
如果说研发能力是引擎,那么管线就是承载企业未来的多维蓝图。一方面任何明星药物都有生命周期,专利到期后收入会断崖式下跌。一个丰富且布局合理的管线,确保了“产品接力”,当老产品衰退时,新产品能及时顶上,避免企业青黄不接。这决定了企业是“昙花一现”还是“基业长青”。
另一方面将所有的赌注押在一两个项目上极其危险。一个覆盖不同治疗领域、兼具早期探索与后期临近商业化项目的多元化管线,能有效分散技术、临床与市场风险,确保“东方不亮西方亮”,增强企业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创新化与全球化齐头并进,不断释放增长动能
然而,卓越的研发引擎与精密的管线蓝图,其价值最终必须通过市场来实现与放大。在当下,这意味着企业不能只埋头于实验室,必须将内部能力置于全球竞争的坐标系中加以检验。于是,“创新化”与“全球化”的双轨并行,便成为龙头药企将核心优势转化为增长动能、从本土领军走向世界舞台的必然选择。
在这方面,恒瑞医药是行业的领先代表。在研发投入上,恒瑞医药持续加大创新力度,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达49.45亿元。根据季报公布的数字计算,恒瑞医药累计研发投入已超500亿元。
在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支撑下,恒瑞医药管线产品进度不断推进。据恒瑞医药2025年半年报显示,恒瑞医药(含报表内子公司)6 款 1 类创新药获批上市,6 个新适应症获批上市。与此同时,共有 5 项上市申请获 NMPA 受理,10 项临床推进至Ⅲ期,22 项临床推进至Ⅱ期,15项创新产品首次推进至临床Ⅰ期。此外,项目注册申报工作有序推进。报告期内,公司取得创新药制剂生产批件 12 个;取得创新药临床批件 62 个;2 项临床试验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图片来源:恒瑞医药半年报)
另据西南证券统计,自中报披露以来,公司上市药品:1)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口服降糖三药联合固定复方制剂恒格列净瑞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2)卡瑞利珠单抗联合苹果酸法米替尼用于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的一线治疗;3)氟唑帕利联用治疗 DRD+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一线治疗。获批临床试验:1)获批瑞康曲妥珠单抗单药对比多西他赛+卡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新辅助治疗 HER2+乳腺癌的III期临床研究。2)SHR-A2102(nectin-4 ADC)、 SHR-7787(DLL3 ADC)获批开展II期临床。3)SHR-A2102 联合疗法IB/II期临床。4)SHR-1905、HRS-2329、SHR-4298、 HRS-2129 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此外在BD交易和全球化方面,今年9月下旬,恒瑞医药将自研ADC产品瑞康曲妥珠单抗授权印度企业,再度引发市场对医药出海的关注。这并非个例。截至目前,恒瑞医药年内已完成5笔创新药对外交易,合作方包括默克、默沙东、葛兰素史克(GSK)等跨国药企,潜在交易总额超百亿美元。其中,与GSK的合作涉及至多12个创新项目,标志着中国创新药从“单个产品出海”向“体系能力出海”的进阶。
以上种种都表明,恒瑞医药未来潜在增长动能充沛,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平衡创新投入与财务表现,保持强大的盈利能力
而在做出重大研发投入的同时,仍能保持有吸引力的净利率和可观的现金储备是恒瑞医药的真正“稀缺”所在。
创新药行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高回报” 的特征。只有那些拥有极其雄厚资金储备、强大现金流(来自成熟产品)、多渠道融资能力、规模化运营优势、以及承受失败韧性的公司,才有能力持续投入这场残酷但必要的“创新马拉松”,不断将新的救命药推向市场。而恒瑞医药就是这样一家具有足够资金实力的公司,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确定性。
与许多创新药公司仍在亏损,还没有形成自我造血能力不同。恒瑞医药近年的销售净利率都在20%以上,在行业中表现突出。

行业领先的盈利能力给恒瑞医药带来的最直接体现就是货币资金逐年增加。2025年前三季度,恒瑞医药的货币资金来到403.6亿元。同比增长82.39%。这些大量流动资金的存在给恒瑞医药的高研发提供了较厚的安全垫和确定性。

结语:创新药赢家属于长期主义者
站在2025年这个关键节点,中国创新药行业在历经十年政策东风洗礼后,正站在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过去的十年,是行业格局被彻底重塑的十年;未来的征程,则是真正考验企业核心韧性、战略定力与长期价值的阶段。在这场以研发为引擎、以管线为蓝图的漫长航程中,恒瑞医药无疑提供了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范本。
它深刻地诠释了,一家志在成为全球巨头的创新药企,不仅需要具备“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的勇气,更要拥有将这种勇气转化为持续成果的体系化能力。恒瑞凭借其领先的研发投入、高效的产品管线推进、前瞻性的全球化BD布局,构建了“创新化”与“全球化”双轮驱动的强劲增长动能。尤为难得的是,在行业普遍面临盈利挑战的背景下,恒瑞展现了其真正的“稀缺性”——它成功地在激进的创新投入与稳健的财务表现之间找到了平衡,以超过20%的净利率和逾400亿元的充沛现金储备,为其持续参与这场“创新马拉松”提供了最坚实的安全垫和确定性。
恒瑞医药的实践表明,中国创新药企的竞争,已从单一产品的比拼,升维至体系能力的对抗。其与GSK等跨国巨头的多项目合作,标志着中国创新正从“产品出海”迈向“能力出海”的新阶段。可以说,恒瑞医药不仅稳固了其行业龙头的地位,更以其全面的综合实力,为中国创新药企如何穿越周期、实现基业长青,指明了关键路径。它的发展,已然与整个中国医药产业的升级与突破紧密相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