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之星 - 深度剖析 - 正文

林平发展冲刺IPO:频遭环保投诉、营收连降两年,税收依赖超六成

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作者:吴凡 2025-11-27 10:01:0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 吴凡

近期,拟在主板IPO的造纸企业林平发展披露了上交所首轮问询答复。该公司主营业务为包装用瓦楞纸和箱板纸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此次计划募集资金12亿元,主要用于产能扩充。

沪市主板青睐营收稳定、大型成熟企业,然而林平发展在报告期(2022年至2024年以及今年1至6月)的营收规模却呈现下滑态势,由2022年的28.79亿元收缩至2024年的24.85亿元,今年上半年达到12.25亿元;而在盈利端,公司不仅净利润波动较大,且报告期内税收优惠金额占净利润的比重均超过六成,其业绩的持续稳定性与对税收优惠的重度依赖,也成为本轮问询中监管关注的重点问题。

净利高度依赖税收优惠

2023年,林平发展主营收入出现3%的负增长,业绩下滑与当年取消成品纸进口关税这一重大政策变化相关。受关税调整影响,国内瓦楞纸与箱板纸进口量同比激增约48%,在供应端形成巨大压力。与此同时,国内自身供应增加,而终端需求增幅较弱,共同导致了国内产品价格大幅下跌。

在此背景下,由于行业消费量的微增难以抵消价格下跌的影响,最终使林平发展所处的行业整体收入同比下降14.96%。

尽管林平发展因该年初新建的箱板纸生产线投产,带动其对纸板箱客户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98%,但来自瓦楞纸客户的收入却大幅下滑21.85%。瓦楞纸业务的巨大降幅,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箱板纸业务的增长,导致公司2023年营收降幅优于行业均值,但仍未能扭转负增长的局面。

2024年,林平发展面临核心产品“量价齐跌”的更大压力。由于下游消费市场需求疲软,导致瓦楞纸和箱板纸销售均价继续下滑,该年林平发展瓦楞纸、箱板纸销售均价较2023年下降5.77%、7.31%。同时,受台风“贝碧嘉”影响,公司产能所处萧县在2024年9月出现特大暴雨,并引发洪涝灾害,导致公司仓库及生产车间被淹,停产超过30天,公司瓦楞纸和箱板纸的销量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约13%和1.2%,在价量双双下滑的共同作用下,公司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1.42%,跌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相较之下,公司在报告期内的净利润表现呈现更大的波动。

2023年,林平发展实现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约37.66%至2.12亿元,但这一增长势头在2024年未能持续,净利润回落至1.53亿元,同比下滑27.83%。林平发展在首轮问询答复(下称“问询答复”)中解释称,2024年净利润下滑主要系原纸销量减少5.37万吨,导致营收同比下降;另外,公司因洪涝灾害计提损失2458.52万元,计入营业外支出。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内,税收优惠金额占净利润的比重均超六成,其中2024年更是高达80.58%,显示出公司净利润对政府补助的高度依赖。证券之星注意到,优惠金额较大的项目为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其核心内容为:以废纸为主要原材料生产纸制品取得的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90%计入当年收入总额。林平发展表示,相关政策长期有效,短期内调整可能性较小。

环保合规屡遭投诉质疑

伴随国家对污染物排放的监管标准显著提高,造纸企业面临更严格的环保合规要求。在首轮问询中,围绕环保相关情况,上交所向公司进行了密集发问,重点关注其是否存在因环保问题引发的居民投诉或纠纷,并要求公司详细说明相关事件的整改措施、处理结果、是否导致重大群体性事件或负面舆情,以及所采取的具体应对方案。

证券之星注意到,2024年以及今年上半年,林平发展位于萧县的造纸厂多次被群众反映存在环保问题,相关记录共计5次。例如在2024年1月,有群众反映“圣泉镇薛庄附近林平造纸厂和卫华纸厂场内施厂房环保设施不达标”问题;2024年10月,有群众反映“萧县圣泉镇林平纸业排放污水污染环境”的问题;今年2月,有群众反映“圣泉镇林平纸厂内面洗塑料并直接排放污水污染环境”的问题。

尽管投诉频发,但根据萧县生态环境分局出具的证明,林平发展在报告期内被认定为未发生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及环境污染事故,且无相关行政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林平发展的环保支出在2025年上半年急剧增加至7073.30万元,这一数额接近此前三年支出总和,形成鲜明对比。公司解释称,该变动主要系公司为新建热电联产项目配套升级废气处理设施所产生的战略性资本开支所致。

此次主板IPO,公司拟将12亿募投资金投向PM8年产60万吨箱板纸生产线及PM9年产30万吨箱板纸生产线和PM10年产30万吨瓦楞纸生产线。前述项目达产后,公司产能将从现有的年产115万吨增加至年产235万吨,公司称,新增产能将帮助其产能瓶颈。

也需要看到的是,截至2024年,公司原纸产量占全国纸及纸板产量比例仅为0.75%,在行业需求疲软、竞争对手亦不断加码产能的背景下,如此激进的扩张计划能否被市场有效消化,仍有待检验。此外,根据测算,募投项目建设完成后预计在首个完全达产年份新增折旧摊销费用1.555亿元。若募投项目在投产后没有产生预期效益或募投项目不能如期达产,大额的固定资产折旧将给公司盈利能力构成压力。(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吴凡)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