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信电器(002706):“迈20”目标完成 公司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类别:公司 机构: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朱栋/皮秀 日期:2020-03-29
投资要点
事项:
公司发布19年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0.39亿元,同比增长29.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3亿元,同比增长23.0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0亿元,同比增长32.75%。公司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公司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5元(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平安观点:
营收体量迈过20 亿元,中高端市场龙头地位奠定:公司19 年实现营业收入20.39 亿元,同比增长29.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3亿元,同比增长23.0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0 亿元,同比增长32.75%,归母净利润增速低于扣非增速的主要原因是本年度理财收益的减少。一般来说四季度由于北方工地停工和账款结算等原因,是低压电器行业的淡季,公司4Q19 实现营收5.33 亿元,环比基本持平,同比大幅增长53.43%,淡季不淡显示出公司蓬勃发展之势。19 年公司营收体量迈过20 亿元大关,成为除施耐德和ABB 之外,唯一一家在国内低压电器中高端市场实现20 亿以上营收的企业,奠定了公司国产高端低压电器龙头的行业地位,SAN(Schneider+ABB+良信)格局已现。
配电电器发展势头喜人,多年技术投入初现成果:公司19 年配电电器实现营收9.14 亿元,同比增长30.63%,毛利率44.23%,同比增长2.67%,发展势头良好。公司19 年配电电器营收占比为44.82%,延续了自1H19开始收入体量超越终端电器的趋势,由于配电电器技术门槛相对更高,广泛应用于关键基础设施、商建和小区配电房等领域,公司配电电器营收和毛利率的快速增长,显示出公司技术实力提升已带来在多个高端应用的突破。公司17/18/19 年研发费用占比分别为7.25%/8.84%/8.64%,大幅超越行业平均4%左右的研发投入水平,截至19 年底公司已累计获得专利668 项,其中发明专利90 项,持续的研发投入使得公司近年来推出的NDW3-6300、NDQ5W 等高端配电新品在性能参数上已经比肩施耐德的主流产品。我们认为,伴随公司配电电器产品营收的快速增长,公司已经从地产、通信等细分领域领导者逐步成长为国产品牌高端市场领导者,技术实力的持续提升将推动公司在高端市场的加速进口替代。
地产竣工提速+5G 大规模建设开启,下游需求强劲:公司是万科、碧桂园等龙头房企的战略供应商,与Top10 房企中的8 家签有战略协议,Top30 房企中的签约数量达到了20 家,我们估算公司来自智能楼宇行业的营收占比超过50%。根据行业调研信息,近几年国内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地产销售领先竣工分别为2/3 年,18 年一二线城市期房销售面积为5.0 亿平,17 年三四线城市期房销售面积8.3 亿平,假设现房竣工面积和停工率基本不变,保守测算20 年竣工面积将超15 亿平,即使由于疫情影响在2 月份工地处于停工状态,我们预计20 年仍将是地产竣工大年,实际竣工面积同比增速有望超过15%,将推动公司智能楼宇业务的快速增长。除了地产竣工大年带来的强劲需求之外,公司智能电工业务19 年实现营收0.85 亿元,同比增长124.16%,有望成为公司在地产行业增长的又一推动力。在通信领域,公司是华为的战略供应商,公司与华为合作研发的5G 设备专用1U 断路器预计将显著受益于20 年5G 基站的大规模建设,叠加公司在数据中心领域的不断突破,通信行业预计将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领域。
筹划员工持股计划,助力公司持续成长:公司于3 月26 日发布公告,拟推出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面向群体为公司董监高、核心管理人员、业务骨干以及关键岗位员工,股票来源为公司已回购的股份。我们认为,在公司营收迈过20 亿元,经营管理各方面渐入佳境的背景下,推出员工持股计划有利于团队的稳定,实现核心员工与公司利益的绑定,将有助于公司的持续成长。
投资建议:公司目前已经成为国产低压电器中高端市场龙头企业,20 年地产加速竣工和5G 大规模建设将推动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此外,公司在医疗建筑、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领域的突破将进一步增加公司的业绩弹性。我们认为公司多年技术投入带来的产品技术实力提升将推动公司加速在高端市场实现进口替代,考虑到公司自身经营管理能力的快速提升和下游地产、5G 和新基建等领域的强劲需求,我们调升公司20/21 年EPS 预测为0.46/0.62 元,前值分别为0.43/0.51 元,新增22 年EPS预测为0.83 元,对应3 月27 日收盘价PE 分别为23.2/17.4/12.9,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如果地产新开工面积大幅下滑,长远看将对公司来自地产行业的收入产生负面影响;2)若铜、钢材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将对公司的毛利率产生不利影响;3)目前高端市场仍然是外资主导,若公司的新产品在高端市场的开拓不达预期,将会对公司的营收增速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