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 刘浩浩
尽管疫情后国内旅游和酒店市场迎来明显复苏,但旗下拥有华天大酒店等知名品牌的华天酒店(000428.SZ),却依然处于业绩寒冬中。
证券之星注意到,自2014年起,华天酒店扣非后净利润便持续处于亏损状态。而在其长期亏损背后,作为公司营收支柱的酒店服务业务2024年营收相较高点时期已萎缩近七成,业务毛利率也已经“腰斩”。由于早前经营扩张过度依赖外部融资,导致债台高筑,公司还面临严重的流动性危机。公司的未来扭亏之路,依然充满崎岖。
扣非净利连续11年亏损
华天酒店于1996年上市,是由湖南省属国企控股的以酒店服务业为主的综合性现代服务上市企业。旗下拥有“华天大酒店”“华天国际酒店”“华天假日酒店”“华天精选酒店”等知名品牌。
财报显示,2024年华天酒店实现营收6.039亿元,同比下降12.17%,扣非后净利润虽同比增长5.71%,依然亏损高达2.22亿元,而上年同期为亏损2.355亿元。
证券之星注意到,华天酒店是湖南省首家五星级酒店,同时也是湖南省属重要接待基地、服务窗口,先后荣获湖南省五星级涉外饭店、中国驰名商标等诸多荣誉。公司旗下的华天大酒店是目前中西部地区最大的民族酒店品牌,曾位列“中国饭店集团30强”。
然而,近年来华天酒店却始终未能走出亏损泥潭。2014-2023年,华天酒店扣非后净利润持续处于亏损状态,累计净亏损额超过33亿元。这期间,公司营收也大幅缩水。华天酒店2024年营收相较2013年的17.81亿元,下降幅度高达66%。
2025年,华天酒店业绩下滑的趋势仍未扭转。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19亿元,同比下降14.71%,实现扣非后净利润-6730万元,同比下降29.2%。
对于2024年业绩下滑,华天酒店在2024年业绩预告中表示,收入减少主要因受低效酒店出表,市场竞争加剧客单价下降等因素影响,导致酒店主业收入同比下降所致。由于收入结构调整,固定成本较高,同比上年股权处置带来的投资收益大幅减少,导致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而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华天酒店旗下子公司也大都处于亏损状态。
其在2024年财报中披露了7家主要子公司及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10%以上的参股公司业绩情况。其中,湖南华天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湖南灰汤温泉华天城置业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公司净利润均处于亏损状态,7家公司累计净亏损额达到1.69亿元。
酒店主业严重萎缩,毛利率“腰斩”
证券之星注意到,在华天酒店业绩持续亏损背后,作为公司营收支柱的酒店服务主业近些年不仅营收大幅萎缩,毛利率也严重下滑。
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酒店数量已突破34万家,客房数量创下历年新高。在酒店行业整体供给侧过剩叠加市场消费日趋理性的背景下,酒店行业经营普遍承压。
从锦江酒店、华住集团、首旅酒店等头部品牌披露的数据来看,2024年其RevPAR(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ADR(日均房价)和入住率等指标均同比下滑。
酒店服务业务贡献收入在华天酒店2024年营收中占比高达86.42%。截至2024年末,华天酒店直营加托管酒店共41家,已开业40家(其中直营酒店16家,托管酒店24家),累计拥有会员370余万。已开业酒店数量与2023年持平。
不过其酒店服务业务2024年实现营收仅5.219亿元,同比下降15.4%,而上年同期为同比增长47.28%。2024年该业务毛利率也同比下滑8.94%至18.7%。这导致业务利润同比大幅下降,近乎“腰斩”。
对于2024年酒店服务业务业绩下滑,华天酒店表示,主要由于市场景气度不佳,商务需求仍处于恢复期,旅游需求难以支撑酒店业的经营业绩所致。
证券之星注意到,在疫情前的2019年,华天酒店酒店服务主业毛利率高达58.21%,营收规模也达到7.65亿元,但自疫情以来其营收和毛利率均严重萎缩,盈利能力大幅衰减。
从细分板块来看,客房和餐饮两项业务2024年贡献收入在公司营收中占比分别为36.67%、33.75%。其中客房业务实现营收2.214亿元,同比下降18.43%,业务毛利率则同比下滑10.66%至9.47%。餐饮业务实现收入2.038亿元,同比下降19.72%,业务毛利率业同下降11.98%至10.32%。两项业务贡献利润同比上年均大幅缩水。
为增加收入来源,华天酒店近几年也在拓展包括运营洗衣、家政、物业、团餐等在内的生活服务业务。不过最近两年该业务收入增速持续下滑。2024年该业务收入在公司营收中占比虽有上升,依然只有12.82%,对公司业绩影响有限。
流动性高度承压,短债缺口超16亿元
除了业绩上高度承压,当前华天酒店还面临沉重的债务负担和现金流压力。
证券之星注意到,在疫情前的2019年,华天酒店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高达3.912亿元,但此后几年由于营收锐减,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急剧萎缩,再未能突破1亿元水平。2024年更是低至仅有8781万元,仅为2019年的22.4%。而扣非后净利润连续11年亏损,进一步加剧了现金流紧张的局面。
此外,近几年国内酒店行业品牌连锁化趋势愈演愈烈,各大头部品牌都在加速扩充门店数量,以提升市场占有率。虽然华天酒店当前确立了以品牌管理输出为主的轻资产扩张模式,但截至2024年末,其仍有两家自建酒店项目处于建设中,两家酒店累计总投入已达到3.38亿元,依然尚未完工。
证券之星注意到,由于早前经营扩张过度依赖外部融资,华天酒店的负债规模在2015年以前增长迅速,2014年一度高达74.13亿元,近几年虽然有所回落,但截至2024年末仍高达35.85亿元。高额负债对公司业绩也造成了沉重拖累,2024年公司仅利息费用就高达1.114亿元,是当年毛利润的1.14倍。
而由于长期亏损,近几年华天酒店净资产规模也大幅缩水。截至2024年末,公司净资产规模仅10.42亿元,相较2015年峰值时期的34.08亿元下降幅度达到69.4%。
截至2024年末,华天酒店的资产负债率已攀升至77.48%,而同期亚朵、锦江酒店、首旅酒店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2.61%、65.99%、52.5%,均远低于华天酒店。
截至2024年末,华天酒店持有货币资金1.436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2511万元,而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高达18.213亿元,流动资金和短期债务间的缺口高达16.53亿元,偿债压力巨大。(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刘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