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首页 > 股票 > 研报 > 研报指标速递
序号证券代码证券简称研究机构最新评级目标价报告日收盘价预期涨幅盈利预测报告日期报告摘要
25年EPS26年EPS27年EPS
1600309万华化学中银证券买入-54.99--4.305.602025-04-18报告摘要

经营业绩短期承压,产业布局持续完善

万华化学(600309)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0.69亿元,同比增长3.83%;归母净利润130.33亿元,同比下降22.49%。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收344.65亿元,同比下降19.49%;归母净利润19.40亿元,同比下降52.83%。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430.68亿元,同比降低6.70%;归母净利润30.82亿元,同比降低25.87%。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公司展现业绩韧性,蓬莱工业园多套装置顺利投产,新材料产品产业化落地加快,电池材料实现负极多技术路径打通,新旧动能协同推进,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盈利短期承压。2024年公司三大业务板块销售收入均实现正增长,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板块营业收入分别为758.44亿元/725.18亿元/282.73亿元,同比分别+12.55%/+4.60%/+18.61%,2024年公司盈利能力略有下滑,销售毛利率为16.16%,同比下降0.63pct,其中,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板块毛利率分别为26.15%/3.52%/12.78%,同比分别-1.54pct/+0.01pct/-8.64pct。费用方面,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分别为30.23亿元/16.19亿元/45.50亿元/20.94亿元,同比分别+23.38%/+20.25%/+11.51%/+24.93%。此外,计提减值(资产减值+信用减值)及营业外支出分别为9.43亿元/11.37亿元,对2024年整体业绩形成一定拖累。
    聚氨酯产业提质扩能、石化及精细化学品拓展品类。2024年聚氨酯业务产销量分别为580万吨/56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6.23%/15.34%;石化业务产销量分别为544万吨/54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4.53%/15.89%;精细化学品产销量分别为209万吨/20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6.67%/27.67%。公司目前是全球最大的MDI和TDI供应商,2024年万华宁波和万华福建MDI完成技改扩能,未来万华福建MDI将技改扩能新增70万吨/年,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完成,届时万华全球MDI产能将达到450万吨/年;万华福建第二套33万吨/年TDI项目预计2025年5月份建成投产,届时万华TDI总产能将达到144万吨/年。此外,2024年,万华蓬莱一期PDH等项目完成建设并开车成功,TPU三期、POE、PEBA、聚碳酸酯二元醇(PCDL)项目顺利投产。公司聚氨酯优势产业链巩固夯实,石化产能及新材料产品快速投放,行业竞争力持续提升。
    技术创新持续投入,电池材料取得突破。公司围绕现有装置迭代升级、高端新材料突破、电池材料技术攻关、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等核心方向持续投入科研力量。公司自主开发的POE、柠檬醛、VA、特种异氰酸酯、聚氨酯固化剂等关键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运行稳定打破国外垄断,技术指标行业领先。同时,公司开发并投用多项超低盐酸比工艺,显著降本增效,保持MDI、TDI全球技术领先地位。此外,公司推进电池材料三大负极材料全流程打通,正极材料研发持续突破差异化技术。可降解材料、聚氨酯回收、CO资源化利用等绿色创新方向也同步推进。公司发挥技术优势,攻关行业难题,未来发展动能充沛。
    估值
    基于化工行业竞争持续加剧,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加大,以及全球贸易摩擦扩大,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4.27元、5.59元、5.59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2.9倍、9.9倍、9.9倍,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公司展现业绩韧性,蓬莱工业园多套装置顺利投产,新材料产品产业化落地加快,电池材料实现负极多技术路径打通,新旧动能协同推进,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新产能爬坡与投产进度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行风险,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与能源成本上行,海外拓展及供应链扰动风险、全球贸易摩擦扩大的风险。

上一页1下一页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