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首页 > 股票 > 研报 > 研报指标速递
序号证券代码证券简称研究机构最新评级目标价报告日收盘价预期涨幅盈利预测报告日期报告摘要
25年EPS26年EPS27年EPS
1430476海能技术华源证券增持-15.20--0.590.742025-04-29报告摘要

分析仪器行业领军者,内生+外延打造全产业链布局

海能技术(430476)
    投资要点:
    扎根行业20余载,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科学仪器服务商”。海能技术成立于2006年,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为食品营养与安全检测、药物及代谢产物分离分析、农产品及加工制品质量与安全检测、环境污染物监测、大学及职业院校科研与教学提供科学仪器及分析方法,逐步形成了以有机元素分析、样品前处理、色谱光谱、通用仪器为主的四大系列百余款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农林水产、环境、第三方检测、化工、新能源、半导体、新材料、科研与教育等领域。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1亿元;2025Q1公司实现营收0.55亿元(yoy+38%)、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均亏损减少,整体市场情况在逐渐恢复。
    “海能”品牌有机元素分析+“新仪”品牌样品前处理两大系列产品奠定公司基本盘。
    有机元素分析系列产品可用于食品、乳制品、生物疫苗、重组蛋白、宠物食品等蛋白质检测,生态农业及固废处理中农作物、肥料、土壤中总氮含量测定,新材料研发中有机元素含量测定等领域;样品前处理系列产品可用于食品、药品、饲料、土壤、固废中重金属及其他污染物的检测前处理,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固态电池材料、半导体材料、特种金属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陶瓷材料等材料中金属及杂质元素含量的检测前处理等领域。在这两个系列产品中公司分别拥有了凯氏定氮仪、微波消解仪两大优势单品,是细分行业主要供应商之一,市场份额在国产厂商中位居前列。2024年,这两个系列产品实现收入1.6亿元,占总收入超过50%,毛利率超过60%。在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实现国产科学仪器自主可控已成为不可逆趋势,国家政策对于国产设备的支持,其效果正加速显现,我们看好公司持续提升在有机元素分析系列和样品前处理系列产品领域的市场地位和占有率。
    重点布局“悟空”品牌高效液相色谱仪+“GAS”品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仪。
    近年来,公司向系统复杂、技术含量更高、应用范围广、市场空间大的色谱领域拓展,国内百亿规模的色谱仪市场仍由进口品牌主导,部分高价值品类被国外厂商垄断,公司持续推进前期启动的K2025Pro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研发以及网络版色谱
    工作站软件的开发;依托市场需求结合技术储备,开发了K2025Plus液相色谱仪,随着悟空仪器品牌知名度+美誉度稳步提升,其液相色谱仪逐步得到国内外用户接受和认可,2024年相关产品收入同比增长。此外,公司GC-IMS相关产品收入同比增长,在宠物饲料、能源电力、石油化工等行业实现了业务突破,产品已成功交付乖宝宠物、中石油旗下研究院、巴斯夫等全球知名企业和上市公司用户。2024年公司色谱光谱系列产品收入增长9%达到0.79亿元,整体来看,公司持续开发新的细分市场,不断完善产品矩阵,为公司业绩持续增长提供新动力。
    通用仪器系列稳扎稳打,增资并购扩充实验室清洗清洁业务及产品线。通用仪器系列产品可用于保健品、预制菜、宠物饲料等各类食品的安全指标分析,光刻胶、光伏太阳能板、半导体、芯片、高分子材料等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分析等等。公司以并购、参股、联营、合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投资控股了白小白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济南海森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天津海胜能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参股了上
    海安杰智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仪学国投(广州)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拥有核心技术和团队的行业初创期企业,为公司产品向医药、实验室清洗清洁、环境、行业培训及技术服务等领域拓展进行先期布局。2024年,公司滴定仪产品在新能源和半导体行业销售额增幅较大,水分测定仪销量取得较大增长。海森仪器的自动溶出度仪等药品检测仪器开始全面导入市场,中标了多个省市级药检院及知名药企的采购项目,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白小白科技逐步深入制药行业市场,其GMP制药专用系统成功交付金赛药业等10余家药企;智能清洗机的应用场景持续拓宽,成功为中科院遗传所提供服务;无人清洗单元功能岛在天津渤海海洋监测监视中心实现首次商业化应用,签约了华测检测等标杆客户;此外,其产品已通过CE认证,获准进入欧盟市场,通过签约的多家战略代理商,实现了海外市场零的突破。
    坚持“技术驱动”的经营理念,全产业链生产运营模式实现领先竞争力。公司研发投入自2016年以来连续8年保持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20.85%,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18.47%。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已获得发明专利41项、实用新型专利122项,公司牵头(或参与)起草并颁布实施“全(半)自动凯氏定氮仪”、“微波消解装置”等4项国家标准和3项行业标准,公司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1项。此外,在供应链与制造方面,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制造”战略,设立了机加工、模塑、核心部件、SMT、钣金、表面处理等车间和部门,掌握核心制造环节及工艺技术,不断提升关键部件的质量和自产化率,提高产品研发效率、可靠性和供货及时性,同时提升行业通用零部件供应水平,为获取更高的品牌溢价构建壁垒。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0/0.63/0.8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9/0.74/0.94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3.8/18.9/15.0倍,我们选取聚光科技、莱伯泰科和皖仪科技为可比公司,可比公司2025PE均值为39.9X。国内科学仪器行业属于典型的受制于海外产品和技术的行业,高端仪器的自主可控是大势所趋,政策支持力度有望持续加大,国产化进程预计将加速推进,公司多项科学仪器新产品达行业领先水平。公司在稳固有机元素分析、样品前处理等成熟系列产品的基础上,培育市场空间大、具有增长潜力的色谱光谱系列产品,同时,积极探寻、发掘、预研新品种和新技术。坚持“布局一代、培育一代、成熟一代”的产品梯队布局,持续推出新产品,不断完善产品矩阵,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产品开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上一页1下一页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