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方正证券(601901)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3 16:29:0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方正证券(601901)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本集团主要业务分为财富管理、投资与交易、资产管理、投资银行、研究服务等五大板块。

    财富管理业务

    通过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向客户提供证券经纪、期货经纪、两融、投资顾问、资产配置、金融产品销售、财富保值增值规划、股票质押、期权经纪等服务,并为机构客户提供交易系统、产品代销、资本引荐、场外衍生品、投研服务、期货IB等一揽子服务。

    投资与交易业务

    运用自有资金开展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权益类证券投资、FOF投资及另类股权投资,赚取方向性投资收益;并向机构客户提供金融市场的销售交易、投资顾问、大宗经纪、交易所买卖基金及衍生品等金融工具的发行、做市服务。

    投资银行业务

    为企业客户提供包括股权及债券融资、并购重组、财务顾问、新三板推荐挂牌等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

    资产管理业务

    作为资产管理人,接受个人、企业或机构等客户资金委托,依托专业化投资研究平台,为客户创设和提供各类金融产品,满足客户投资需求,主要包括公募基金管理、证券资产管理、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及期货资产管理等服务。

    研究服务业务

    为客户提供各种专业化研究咨询服务,并向客户推广和销售证券产品及服务。

    (二)公司所属行业情况说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25年经济发展确定“稳中求进”的政策总基调,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稳定股市楼市。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推进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和“稳住股市、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等重要决策部署,2025年上半年,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中国证监会制定《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和相关监管指引,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聚焦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突出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的落地实施,推动了市场内在结构发生积极而深刻的变化,投融资协调的市场生态正加快形成。

    直接融资规模同比增加。2025年上半年,A股IPO企业共51家,募集资金总额374亿元,同比增加14.96%;再融资募集资金总额7255亿元,同比增加508.68%;债券(包括金融债、企业债、公司债等)融资总额8.08万亿元,同比增加17.79%。证券市场交易整体上行。2025年上半年,A股成交额162.53万亿元,同比增加61.90%,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13620.64亿元,同比增加58.81%;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较上年末涨幅分别为2.76%、0.48%、0.53%。报告期末,沪深两市两融余额1.84万亿元,较上年末减少0.86%。债券市场整体呈现震荡态势,利率债收益率低位震荡,信用债收益率震荡下行,信用利差波动收窄;公募基金发行份额超5111.11亿份,同比减少22.24%。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初,本集团确定年度经营目标为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规范有效,规模与质量并重,实现有效率、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上半年,本集团锚定目标,落实“快速发展、高效经营、扬长补短”的经营方针,做大资产负债规模,优化资产配置;多项业务市场份额稳步提高,业务规模同步扩大;存量客户稳定,新增客户增加,服务客户数量平稳增长;经营效率、资源效率及人均产能等显著提升。

    (一)财富管理业务

    财富管理业务是本集团业务布局中的第一动力,包括证券经纪业务、信用业务、期货经纪业务、机构业务、代销金融产品等。

    1、证券经纪业务

    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做大客户资产、服务升级、管理提效。做大客户资产方面,通过线下渠道升级、线上渠道突破,为更多客户提供服务;通过做大ETF规模、挖掘客户深层需求、总部协同联合,多措并举提升客户资产规模。

    服务升级方面,完善客户画像,深化客户洞察,针对不同客群的业务偏好,实施精准化服务策略,建立ATO一体化服务体系,搭建策略中心,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差异化解决方案,实现客户服务能力的迭代升级;客户数量和客户资产继续增长,客户总数超1673万户,客户资产较上年末增长8.07%。管理提效方面,对资源集优整合,围绕客户需求,总部精准赋能;开展网格管理,建立敏捷高效组织;数字支持经营,科技赋能客户端、产品端和员工端,为服务提效。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18.89亿元,同比增长69.27%。

    2、信用业务

    强化系统支撑,完善产品矩阵,巩固市场优势。公司持续推进业务系统迭代升级,优化客户交易及服务流程,提升操作便捷性;依托专业两融投顾团队,打造多元化投资策略与产品体系,为客户资产配置提供专业支持;严守合规标准,深化风险管理与投资者教育工作,确保业务稳健可持续发展。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两融规模400.97亿元,市场份额2.17%1;信用账户数量24.88万户,较上年末增加0.83万户。公司信用业务整体风险可控,表内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待购回余额8.86亿元,净值2.17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信用业务实现收入14.23亿元,同比增长27.16%。

    3、期货经纪业务

    陪伴式客户运营,全渠道服务客户。报告期内,方正中期期货践行"客户陪伴"理念,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客户转化率与生命周期价值,持续完善客户服务体系与总部赋能机制;在夯实线下经纪业务基础的同时,加速线上业务布局,实现双轮驱动发展。截至报告期末客户总数约30万户,较上年末增加5.90%。

    报告期内,方正中期期货客户期末权益196.15亿元,期货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2.31亿元,同比下降7.53%。

    4、机构业务

    不断提升客户服务能力,丰富业务模式。报告期内,公司机构经纪业务产出持续提升,新增机构客户资产135亿元,机构客户交易份额保持平稳;机构客户产品销售新增规模106亿元,同比增长7.41%;协同类业务持续发力,分支机构协同承揽债券项目(含ABS)承销规模53.78亿;协同机构投顾业务新增规模98.6亿元,创收同比增长51.28%;完成撮合、自营投资等各类大宗交易89笔,成交金额4.67亿元,同比增长122.4%。

    5、代销金融产品

    推动资产配置转型,提升客户投资体验和收益。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完善客户分层服务体系,强化投研赋能,为客户提供更丰富、更符合其投资需求的产品服务。公募产品重点打造“成长策略”“哑铃策略”“固收+”三大主线,私募产品聚焦“量化指增”“量化择时”“量化CTA”等策略体系,新发产品整体表现优异,正收益产品占80%;其中,月度精选权益公募产品收益5.9%,超越沪深300指数5.87%;月度精选私募产品收益13.45%,超越业绩基准9.17%,客户投资体验和投资收益大幅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代销权益类基金规模296.10亿元,伴随净值型固收产品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公司在该领域的保有规模突破百亿元大关。

    报告期内,公司代销金融产品实现收入1.42亿元,同比增长21.70%。

    (二)投资与交易业务

    投资与交易业务是本集团业务布局中的第二动力,包括做市与衍生品业务、固定收益业务、权益投资、另类股权投资。

    (三)资产管理业务

    本集团的资产管理业务包括公募基金管理、证券资产管理、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期货资产管理等业务。

    1、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基金管理规模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本集团通过方正富邦基金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截至报告期末,方正富邦基金已创设并管理49只公开募集的证券投资基金,其中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11只、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只、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16只、货币市场基金2只;管理基金份额828.05亿份,较上年末增长4.94%;管理公募基金资产规模852.0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37%。

    方正富邦基金报告期内管理私募资产管理计划36只,产品涵盖现金管理类、债券类及主动权益类等,资产管理规模62.57亿元。

    报告期内,方正富邦基金实现营业收入1.28亿元。

    2、证券资产管理业务

    主动管理能力提升,客户资产增值。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响应金融工作的人民性要求,不断锻造主动管理投资能力,证券资产管理业务聚焦私募特色,布局固定收益类、权益类、FOF类、衍生品类产品,丰富产品类型和策略,各类产品投资业绩较为优秀,实现客户资产增值。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受托资产总规模500.12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实现净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32.07%。

    3、期货资产管理业务

    方正中期期货为客户提供期货及其他金融衍生产品的投资管理服务。截至报告期末,方正中期期货资产管理业务受托资产规模39.73亿元,其中自主管理产品规模16.53亿元,占总管理规模的41.61%;期货资产管理的客户中,机构客户占比87%。

    4、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业务

    本集团通过方正和生投资开展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管理服务。报告期内,方正和生投资的5个投资项目递交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截至报告期末,方正和生投资已累计投资项目180个,总投资规模98.06亿元;管理存续私募基金18只,基金认缴规模153亿元,形成覆盖中早期基金至成长期基金的全阶段投资布局,具备优秀项目挖掘能力和全周期管理优势。

    方正和生投资独特的投资管理风格获得行业认可,荣获“投中2024年度中国最佳私募股权投资机构TOP100”“中国最佳中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TOP50”“投中2024年度中国最佳券商私募基金子公司TOP10”等多项荣誉。

    (四)投资银行业务

    投资银行业务是本集团业务布局中的第三动力,由方正承销保荐开展,业务类型包含债券业务和股权业务,具体包括债券融资、股权融资、并购重组、新三板挂牌、财务顾问等。

    公司债企业债承销规模提升。报告期内,方正承销保荐参与承销的公司债、企业债、非政策性金融债、地方政府债等各类债券承销总规模124.34亿元(含分销),其中,公司债和企业债规模80.14亿元,同比增长约44%。报告期内,方正承销保荐牵头发行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发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非公开发行科创债,是方正承销保荐承销发行的首支科创小微债,也是首支新疆地区债券,是公司落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要求、金融支持边疆地区科创建设的有力突破。报告期内,方正承销保荐债券业务实现收入0.60亿元。

    股权业务收入提升。报告期内,方正承销保荐完成股权项目发行规模10.17亿元,包括1单深交所创业板IPO项目和1单深交所简易发行再融资项目;完成新三板推荐挂牌项目1单;在审北交所IPO项目1单;1单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业务签约。

    截至报告期末,方正承销保荐持续督导新三板企业63家,包含创新层16家、基础层47家。报告期内,方正承销保荐股权业务实现收入0.48亿元。

    报告期内,方正承销保荐实现营业收入1.29亿元,同比增长23.51%。

    (五)研究服务业务

    研究服务业务是本集团业务布局中的第三动力,致力于以专业的研究品质助力公司成长、客户成长,成为值得客户持续信赖的大型卖方研究机构。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投研体系建设,强化研究管理机制,在深化内部服务协同的基础上,着力打造系统化、专业化的研究服务平台。通过以基金代销和基金做市协同研究咨询的“一体两翼”综合服务模式,为包括公募基金、保险资管、银行理财子公司及私募机构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提供全方位的投研支持和专业咨询服务。

    2025年上半年,公司对外发布研究报告1700余篇,开展路演、调研、培训等各类研究服务累计11000余次。

未来展望:

公司近年业绩的稳定增长源自在国家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及时把握市场机遇和持续的管理提效。未来,公司将在国家的政策指引下,保持对业务发展的前瞻性布局和管理效率的持续提升。

    财富管理业务是本集团的优势业务,未来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做大资产、服务升级、管理提效,并积极探索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公司要不断完善ATO一体化服务体系、有温度的客户服务体系、综合金融协同服务体系,实现对客户服务能力的迭代升级,成就客户财富增长的可持续和公司经营发展的可持续。

    投资与交易业务要保持良好发展趋势,固定收益业务继续提升中性策略能力,做大轻资本业务,提升债券机构投顾规模;鼓励权益投资创新,孵化新策略;充分发挥基金做市业务的品牌优势,为公募基金生态圈做贡献。

    资产管理业务方面,公募基金管理业务在规模持续增长同时,优化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提高非货币基金规模和机构客户占比;私募股权基金和另类股权投资业务投资代表新质生产力的优质企业,强化投后管理,加强与投资银行业务协同;证券资产管理业务要打造FOF、雪球等优势特色产品,扩大管理的客户资产规模。

    投资银行业务依托本集团资源,强化与分支机构协同,拓展产业债业务,积极探索“投行+研究”的并购业务模式,向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研究服务业务坚持以代销服务和做市服务协同研究服务“一体两翼”的综合服务模式,做大卖方研究的同时,对外拓展保险、私募客户,对内提升集团内部服务数量和质量。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方正证券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