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煤炭石油开盘跌幅扩大, 中国石油 跌超5%, 上海能源跌停, 晋控煤业 、 山西焦煤 、 兰花科创 、 兖矿能源 、 广汇能源 、 中国海油 、 泰山石油 等多股跌超6%。
6月份以来,“黑色系”商品期价在短暂维持高位后,便整体进入下跌模式,且跌幅均在10%以上。那目前来看大宗商品的通胀周期是否已过?资源股的投资逻辑是否发生了改变?本文将进一步解析。
煤炭价格、国际油价高位回落,美国加息成果初有成效
自2020年4月以来,国际石油价格持续走高,进入2022年后,国际油价持续走高。受俄乌局势和美联储加息等因素的影响,本周国际油价下跌,Brent原油价格下跌7.5%,从6月13日的122.27美元/桶跌至113.12美元/桶。本次油价下跌主要是由于市场预期未来原油供需格局发生变化所致。
美国加息令需求预期承压:6月15日早些时候,美联储决定加息75个基点,把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提高到1.5%-1.75%,这是自1994年以来美联储最大幅度的一次加息,今年第三次加息。彭博社认为,由于美国大幅加息,市场对于美国和全球经济的预期都不太乐观,从而导致石油需求预期下降。供应缺口数据低于预期:由于亚太地区国家增加了俄罗斯原油进口,俄罗斯石油出口贸易正逐步向亚洲转移,俄原油供应缺口低于市场预期,根据 EIA数据,5月俄罗斯原油日产量为10.44百万桶,较4月增加0.12百万桶, EIA同时上调了俄罗斯今年原油产量预测,从每天10.04百万桶增至10.4百万桶。
那油价行情就会没落吗?需求方面,美国已进入传统成品油需求旺季,成品油裂解价差持续扩大,据 Wind数据显示,6月17日美国汽油/柴油/煤油裂解价差为61.8/71.07/61.76美元/桶;国内主要城市如京沪疫情已基本稳定,生产生活等方面逐步恢复正常,主要城市交通拥堵指数回升,成品油和原油需求有望稳步回升。
那和原油同类的煤炭价格未来走势将会如何呢?
煤炭行业基本面尚在底部向上初期。
1)产量高位下滑。5月份,全国生产原煤3.68亿吨,同比增长10.3%,增速较4月份放缓0.4个百分点,环比微增1.4%,日均产量1187万吨,较4月份的1209万吨下降22万吨。其中,国有重点煤矿5月产量环比下降0.58%,日产环比下降3.78%,非国有重点煤矿环比增加3.08%,日产环比微降0.24%。
2)进口如期下降,后续预计持续走弱。海外煤价大幅上涨,导致国内外煤价倒挂抑制进口需求,5月全国煤炭进口2054万吨,环比4月下降301万吨(-12.74%),高价差对进口的抑制已经开始显现,印尼煤炭销售基准价(HBA)6月达到323.91美元/吨的历史新高,内外煤价倒挂进一步加剧,预计后续进口将持续下降。
3)稳增长发力,需求底部位置。上海疫情控制后,稳经济政策持续发力,6月大面积复工复产将带动工业端用电量大幅提升,旺季前置效应开始显现,近期南方省份降雨较多,阶段性影响需求,但随着7月份之后居民用电市场将逐渐开始进入旺季,煤炭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随着后续地产及制造业领域需求回暖,钢铁的量价齐升也将拉动双焦价格回归前高。
通胀作为全球主线仍不可忽视
通过对大宗商品生产商的股价和商品比价,民生策略团队发现市场投资者只承认通胀是临时的,忽视了通胀中枢上移的事实,因此即使短期通胀预期回落,大宗商品的股票将更具有韧性。而通胀预期可能在7月重新迎来更大弹性(对供需两侧的担忧缓解)。随着通胀的长期化,更多行业机会将会被发现,例如实际收入下降过程中的成瘾性物品和精神消费的增加。
申万宏源证券建议关注四条主线:1)从竞争力、盈利稳定性、产能投放一体化的大炼化角度,重点推荐荣盛石化、恒力石化、东方盛虹、桐昆股份、恒逸石化。2)乙烷制乙烯的成本优势,及丙烯产业链受益角度,重点推荐卫星化学。3)油价高位、煤化工成本优势和长期成长性,重点推荐宝丰能源。4)油价大幅上涨的弹性,同时从海外上游缩减资本开支、国内加大能源安全保障角度,建议关注中国海油、中国石油、广汇能源、中海油服、海油工程、新奥股份、中油工程、博迈科等。
全球供给”+“国内需求”核心逻辑持续演绎,行业基本面强势难改,市场重新认知煤炭高分红能力和盈利释放能力,板块盈利确定、估值极低、分红可观,长期高煤价下具备大幅提估值空间。国泰君安证券建议关注:1)稳健龙头:中国神华、陕西煤业;2)兼具成长:靖远煤电、华阳股份;3)优质弹性:兰花科创、山煤国际、兖矿能源、中煤能源、潞安环能、昊华能源;4)稳增长:平煤股份、山西焦煤、淮北矿业、上海能源、盘江股份、首钢资源、中国旭阳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