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大会,被国外投资者称为“资本家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被国内网友们称为“投资界的春晚”将于当地时间4月29日-5月1日线下举办。现年92岁的巴菲特和98岁的芒格将再度搭档亮相,伯克希尔公司高管格雷格·阿贝尔、阿吉特·贾恩也将一同出席。
自2021年起,巴菲特买进了日本五大贸易公司的股票,购买了西部石油,并计划重金收购 Alleghany保险公司。巴菲特这两年做的事情,和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事情很像,这是巧合吗?抑或是巴菲特正准备应对滞胀?本文将进一步解析。
巴菲特最新持仓解析
国际油价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持续上涨,加上俄乌紧张局势,已经创下了七年来的新高。伯克希尔·哈撒韦将能源巨头雪佛龙纳入美国十大重仓股。
除此之外,巴菲特还对暴雪进行了精准的加仓。紧接着,在微软宣布收购动视暴雪之后,该公司的股票上涨了20%以上。
芒格所说的能力圈,应该就是朋友圈,不然谁能猜到暴雪的收购?
截至2021年第四季度末,伯克希尔·哈撒韦持有的美国股票市值前十位股票分别是:苹果,美国银行,美国运通,可口可乐,卡夫亨氏,穆迪, Verizon,美国合众银行,雪佛龙,纽约梅隆银行。
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价来看,巴菲特的股票比标普500要低20%左右,但在投资管理组合中,巴菲特要高出18个百分点;即使把苹果的贡献与纳斯达克指数相比,苹果的投资表现也是强健的。在最新持仓中除了消费电子龙头苹果公司,巴菲特依旧保持着银行股的重仓。1990年,巴菲特给股东们写了一封信,说:“由于银行业的杠杆率高达20倍,因此我们并不打算低价买进管理水平较低的银行股;相反,我们只关心如何以合理的价格买进管理良好股票。”
近两年巴菲特回归了滞涨时期的投资方法?
小编整理了美国投资大师在二十世纪70年代末经济滞涨周期时他们的投资方法。
回首70年代,宏观“大滞胀”给市场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时代阴霾,但那时候投资界群星辈出,交出了“大业绩”:1970-1976年间,巴菲特,邓普顿,约翰涅夫分别胜过大盘188%,88%,22%;在1977至1981年间,彼得林奇超越了大盘308%,而巴菲特的表现则超过了市场的204%。这些投资大亨是如何在1970 s赢得胜利的呢?对当下有什么启示?本文重点梳理了70年代巴菲特、彼得林奇的投资经验和案例,试图消除目前“滞胀预期”的一些焦虑和启发。
三个宏观配置:1)滞胀时期,二者均买入原材料铝业公司。美国历史上的工业高峰是70年代原材料的高增长。巴菲特持有凯撒铝业约8%,获利600%;1977年,彼得林奇判断铝价拐点出现,抛出成长买周期,配置美国铝业。
2) 彼得林奇于1977年购买石油.上世纪70年代,石油市场一直处于上升期,但是市场担心油价会回落,经济衰退只能给石油公司5-6倍的估值。彼得林奇买进了优尼科石油公司和皇家荷兰石油公司。
3)1981年,两个人在利率上升的情况下把赌注压在了大金融上。80年代早期,利率飙升,经济衰退,股票收益和估值双双被杀。巴菲特投资了保险业,80年3月,彼得林奇把25%的仓位押在了保险上,下半年又转向了区域性的中小银行。二人的收益都很高。
自2021年起,巴菲特买进了日本五大贸易公司的股票,购买了西部石油,并计划重金收购 Alleghany保险公司。巴菲特这两年做的事情,和上个世纪80年代的投资方法出奇一致,究竟其是否认为目前经济已进入滞涨周期还待投资者在股东大会上进行提问。
假如巴菲特确定了滞涨周期已经开始,根据其七十年代的操作有怎样的启示呢?
1) 宏观周期开始剧烈切换时,要重视贝塔的判断。过去市场忽略了波动减弱的周期,现在需要重新审视彼时巴菲特,彼得林奇,邓普顿,防范系统性杀价“黑天鹅”,抓住底部机会。
2) 通胀环境下存在“杀估值”的可能性,但可以穿越滞胀还是成长类资产。通胀传导下企业名义盈利高速增长,因此70年代投资大师普遍由低估值转向成长策略;低估值可以防御,但不必迷信。
3)不执着于单一风格,周期、银行、成长跟随宏观轮动配置。上世纪70年代,巴菲特与彼得林奇先后下注于原材料,石油,保险,银行,通货膨胀,利率上涨。宏观波动较大,应时应时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