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降息阀门打开,再度引发业内对中国货币政策是否需进一步宽松的讨论。申万宏源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李慧勇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背景下,中国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含义就是宽松,但宽松不是通过降息而是要通过降准来实现。整体来看,三季度中国降准的可能性较大。
对于降准原因,李慧勇认为,有三个层面的问题需要厘清。
一是降准有没有空间。当前我国存款准备金率是16.5%,远高于2002年也就是上一个经济比较差的时期的水平。面对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至上一个经济较差时期水平是有空间的。
二是降准有没有必要。从外汇占款和私人投资情况看,降准是有必要的。当前外汇占款持续低位,需要新的货币投放渠道;另外,私人投资需求不足,货币周转放缓,需要通过降准刺激投资需求。
三是还有没有其他政策工具可用。显然,除了降准,货币宽松还可通过再贷款、MLF、逆回购等多种工具达到货币投放效果。但这些工具一方面需要不断地滚动操作,另一方面,在市场看来,这些工具只是一些常规性的政策手段,不具有太强的政策意义。因此,当有资金显著流出或者有更多证据表明经济面临很强的下行压力时,这些工具无法替代降息降准的政策作用。所以,在三季度外围政策进一步量化宽松背景下,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需要通过降准替代常规的政策工具,这也有利于向市场传达出稳定经济的信心。
李慧勇预计三季度经济有望继续维持6.7%左右的增长。“需要指出的是,三季度经济维持6.7%增速的判断基于财政政策发力和货币政策的紧密配合。”李慧勇表示,如果没有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支撑,三季度经济增速会显著低于年初制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也就是说,三季度经济要维持稳定需要建立在外部经济差但国内政策持续发力的基础上,是政策效应的结果,而非政策选择的原因。
精彩对话
中国证券报:北京时间4日19时英国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至历史最低位,为七年来首次降息。如何评价此次降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李慧勇:英国此次降息主要在于应对“脱欧”对英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在于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不利的方面在于,可能会导致经济疲弱国家掀起新一轮货币竞争,伤及中国经济。不过,无论如何,英国降息使得中国外在压力降低,必要时降准降息概率上升。
另外,英国降息或将掀起全球新一轮大放水。由于英国面临的经济不确定性很难在短期内消除,预计英国将采取进一步宽松政策,譬如降息、量宽、增支、减税等政策来应对经济下行。英镑将继续承压,预计英镑兑美元汇率将降至1.27以下。
中国证券报:7月宏观经济数据将陆续公布。如何评价7月经济形势?
李慧勇:根据我们的预测,7月出口、消费、投资数据基本保持稳定,经济将延续平稳态势。
具体来看,出口方面,IMF日前再次下调世界经济增速,世界经济总体上依然不振,中国内需情况并未好转,进出口形势依然难以改善。不过受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影响,7月份进出口尤其是出口增速或有所回升。
消费方面,根据乘联会的数据,7月汽车销售强劲,前三周零售和批发增速均高达29.6%,而6月前三周分别为24%和7.5%。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家电销售仍然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预计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6月进一步回升至10.8%。
投资方面,在财政政策加码背景下,预计基建投资将保持高位。受传统行业产能过剩、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影响,制造业投资仍将继续承压。地产销售和资金来源等指标将显著回落,地产投资仍有下行压力。预计7月投资增速继续回落至8.8%左右,工业生产与投资进一步背离。
对于物价形势,预计7月CPI将上涨1.8%,较6月继续回落。由于CRB指数跌幅继续收窄,且7月国内动力煤价格、钢材价格指数、南华工业品指数同比均显著改善,预计PPI跌幅有望继续收窄至2.3%左右。
尽管7月份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态势,但经济虽无近忧却有远虑。一是受外需疲弱影响,未来出口难有实质性好转,外贸前景不容乐观;二是民间投资不足问题未解决,投资仍将面临下行压力;三是前期支撑经济增长的因素如房地产销售面临边际效应递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