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工程成热点领域 精准医疗注入新动力
2016中国肿瘤学焦点论坛将于6日举行,此次会议主要对肿瘤科各领域热点问题进行学术探讨。其中,肿瘤的转化医学与精准医疗成为重要议题。作为治疗肿瘤和癌症的第二代抗体疗法,双特异性抗体成为当前抗体药物研发的热点领域。机构认为,双特异性抗体与普通抗体相比具备更强特异性、靶向肿瘤细胞和降低脱靶毒性等优点,并且在临床应用上显示出其成本低、治疗效果显著等优势,正不断受到制药巨头的加码。
双特异性抗体是含有两种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的人工抗体,能在靶细胞和功能分子细胞之间架起桥梁,激发具有导向性的免疫反应,进而增强对肿瘤细胞杀伤功能。目前已成为抗体工程领域的热点,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全球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15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约有 1410万新发肿瘤患者,有820万肿瘤患者死亡。其中,我国肿瘤发病率为285.91/10万,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例。机构预计,全球肿瘤的发病率将从2008年1270万增加到2030年的2220万,未来肿瘤基因工程抗体需求有望大幅增长。
肿瘤发病率不断上升促使肿瘤药物市场快速增长。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3516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4467亿元,平均年复合增速为8.3%。同时,我国2014年的肿瘤药市场规模达到了837.65亿元,年复合增速达到了12.6%,高于全球增速。
制药巨头纷纷布局加速抗体工程领域发展。2014年,美国FDA审批安进公司研发的双特异性抗体Blinatumomab上市,用于治疗复发性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linatumomab是美国FDA审批的第一个双特性抗体类药物。另外,今年4月26日,GSK同意通过Zymeworks的药物研发平台开发和商业化新型双特异抗体药物。事实上,这是双方5个月以来达成的第二次合作。目前上市的双特异性抗体产品都显示出,针对肿瘤的良好疗效和巨大潜力,未来仍将不断扩大适应症范围,其发展前景和潜在价值巨大。
目前,我国双特异性抗体领域仍处于起步初期,只有少数产品处于临床前研发状态,双特异性抗体在国内仍属于研发稀缺的品种,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双特异性抗体作为一种前瞻性的药物,在技术上存在较大难点,研发投入周期长,大多是创新型生物技术公司参与研发。机构认为,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新产品不断上市,大型药企参与竞争将成未来趋势。国外制药巨头不断加码双特异性抗体领域,我国大型医药公司参与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研发步伐也将加快。未来3年至5年内,我国双特异性抗体领域有望步入快速发展通道。(上海证券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