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新三板市场融资定位偏差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5-11-27 09:07:1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上周五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分层制度和研究转板试点等相关内容后,股转系统公司11月24日也公布了落实该意见的相关安排。在融资方面,未来全国股转系统将从发展适合中小微企业的债券品种,研究制订“资产证券化业务指引”,分步开展挂牌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试点,完善优先股的规则体系和技术支持等四方面进一步丰富市场融资品种。

综合近期各种信息,新三板市场的融资功能将被更加重视和完善,而作为中国的纳斯达克市场,新三板也是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推动企业自身成长的资本市场平台。相关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新三板共有1568家挂牌公司发行股份,共发行2098次,融资金额达到1033亿元,这比2014年全年131亿元融资额增近7倍。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新三板的融资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PE/VC等机构上新三板成为潮流并伴随大量融资,因此当前三板市场的巨额融资往往发自于PE机构、券商或银行等金融机构,相对来说实体企业提出大额融资需求的却并不多见。在不少PE/VC等机构看来,由于上三板之后就可以带来巨额的交易量和融资规模,新三板市场目前已经成为PE/VC融资的新宠,甚至PE/VC机构的运营模式因此发生改变。截至11月初,新三板2015年度完成定增的总金额超过1000亿元,其中PE/VC合计定增金额接近250亿元,所占比例超过20%。

尽管融资量和融资热度体现了新三板市场的融资效率,但是如果这些金融巨头的融资量成为市场融资的主体,是否会形成一种融资定位的偏差,那就是来自三板市场的资金可能最终并没有流入实体经济,相反资金在虚拟经济的市场进行循环。尤其是在大金融机构的带动下,部分挂牌公司在二级市场的交易频繁,屡屡创出高价,吸引诸多套利者聚集。

另一方面,当前不少企业进入新三板的动机并不单纯,有些在募集资金的使用投向上不明确,比如有机构以新三板投资的名义设立相关主题基金,但当投资机构获得资金之后,却并没有把钱投向新三板,或者有些企业将新三板融资的钱转入A股市场,并通过跨市场套利来获得高额的投资回报,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令新三板市场演变为另一个“圈钱”场所,而多数真正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却无法在市场上获得帮助,这也是新三板融资市场出现的另一个问题。

此外,在定增市场融资方面,新三板企业还普遍存在着“漫天要价”的情况,这也令不少投资机构感到无奈。据了解,不少企业依然抱着新三板融资便捷的心态,在融资路演推介中进行过高价格预期的报价,即便一些成长性较差的传统制造业企业,也会报出高达数十倍市盈率估值的定增价格,有些甚至包装出“互联网+”概念就大幅提高定增价格。但这种报价虚高的企业,往往也面临融资难寻合适机构、融资周期拉长的情况,对投资人和企业双方都造成伤害,同时也令市场的融资效率下降。

对于创新创业型企业而言,新三板市场理应是一个可以解决融资、寻找发展机会的市场,畅通的投融资通道、合理的估值溢价以及有序的输血实体经济才是新三板市场健康运行的重要标识。从融资市场存在的问题来看,当前新三板的参与各方需要重新审视市场定位,而新三板融资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