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海科新源(301292)发布2025年中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23.16亿元,同比上升27.92%,归母净利润-4283.06万元,同比上升61.21%。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1.89亿元,同比上升24.9%,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177.95万元,同比上升35.13%。本报告期海科新源盈利能力上升,毛利率同比增幅104.12%,净利率同比增幅68.65%。
本次财报公布的各项数据指标表现尚佳。其中,毛利率3.58%,同比增104.12%,净利率-2.32%,同比增68.65%,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6722.66万元,三费占营收比2.9%,同比减47.62%,每股净资产12.61元,同比减6.82%,每股经营性现金流-1.11元,同比减27.54%,每股收益-0.19元,同比增62.0%
证券之星价投圈财报分析工具显示:
财报体检工具显示:
最近有知名机构关注了公司以下问题:
问:公司重点布局固态电解质、钠离子电池材料等前沿方向,目前研发进展如何?预计何时能实现商业化落地?
答:公司始终高度重视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在固态电池电解质等前沿技术方向已开展系统性研究。目前,公司结合行业技术趋势及客户需求,持续推进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的工艺优化和性能测试,部分实验室成果已进入实验室阶段,但具体产业化进程需根据技术成熟度、市场需求及供应链配套等多重因素综合评估。
2、公司产品已进入特斯拉、宁德时代等全球供应链,未来在国际化合作与产能布局上有何新动作?
公司秉持“锂电池材料 + 消费化学品”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致力于构建开放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提升组织的敏捷运营效率,努力打造全球新能源材料和消费化学品领域技术领先、市场领先的龙头企业。在国际化布局方面,作为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龙头企业,公司会持续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依托欧洲中转基地实现快速高效的交付能力,同时加快在美国市场的战略布局,巩固先发优势与此同时,在消费化学品方面,公司紧跟市场新趋势,积极响应消费者对绿色生物基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积极推进绿色天然生物基产品的研发与市场推广。围绕客户需求,深入开展新产品开发与孵化工作,持续丰富产品线矩阵,为醇类产品线培育新的增长点,助力公司长期稳健发展。
3、2025年1季度亏损同比减少82%,公司通过哪些措施实现经营效率提升?未来是否有明确的扭亏时间表?
2025年以来,随着公司下游需求增长带动了电解液溶剂需求增长,同时公司通过优化各基地产品供应结构、客户结构和原料供应策略,提升海外高端产品销量,使得公司整体销量和收入有所增长,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从上年同期的8.59亿元跃升至11.27亿元,同比增长31.27%,创下公司单季度收入历史新高,公司的经营状况同比出现显著改善。未来公司会凭借技术创新、多基地布局和双轮驱动战略,积极布局第二增长曲线,进一步扩大全球市场份额实现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未来,公司将持续通过技术研发创新、加快海外布局及推进降本增效等举措,积极应对各类挑战公司财务数据及业务进展情况请以法定披露信息为准。
4、2024年研发费用1.52亿元,占营收4.22%,累计获128项专利。这些投入如何转化为产品竞争力?未来研发重点方向?
公司聚焦锂电池电解液材料及消费化学品行业,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与研发之路。在东营、江苏设立两大研发平台并构建起新能源材料、电子级高纯化学品、电解液研发测试电池制备和测评四大研发板块,实现从合成到应用的全流程覆盖。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与体系建设,设立多个技术研发部门,组建专业研发团队负责业务与技术前瞻性研究,为产品研发创新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此外,公司积极开发和应用新产品新技术,锂电池材料方面响应电池高能量密度、长效循环、高安全性、高压快充匹配、低成本等方向发展,提前布局功能性高倍率、高能量 密度添加剂、固态电解质,正极补锂剂等前沿技术材料,同时不断进行工艺开发及降本增效;消费化学品方面关注绿色、环保、生物基新原料,专注中高端市场,开发多元醇类等满足客户需求的绿色产品;以确保产品技术处于同行业较高水平,维持强大市场竞争力。未来,公司通过持续技术创新,为客户提供定制化、高纯且高性价比的绿色低碳碳酸酯溶剂产品,助力生产过程中的绿色制造,提升锂离子电池材料业务的综合竞争力,加速新产品新工艺的成果转化,敏捷开展新产品研发布局,丰富产品线。借助技术创新平台,做大做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产品矩阵,确保先发优势。消费化学品方面,公司会在现有产品线上,积极开展技术优化升级,实现国产化替代,持续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提升竞争力。顺应消费者对绿色生物基产品的新需求,积极研发和拓展绿色天然生物基产品。基于客户需求,开展新产品开发与孵化丰富产品线矩阵,为公司醇类产品线培育新的增长点。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