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华福证券《机械设备行业定期报告:国核运行氦检漏机器人系统正式投用,西物院中标ITER三谱段光栅光谱仪研制合同》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国内首套,国核运行氦检漏机器人系统正式投用
近日,由国核运行和东方电气联合研发的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管板自动氦检漏机器人系统在广州正式投入生产检测任务。该系统已顺利完成防城港核电6号机组首台蒸汽发生器氦检漏工作,此举标志着氦检漏机器人系统正式投入制造应用阶段,填补了我国核能行业在该技术领域的空白。氦检漏机器人系统投用后,可将氦检漏操作所需人员配置精简至50%,降低误检、漏检风险,实现检测数据100%可追溯,使检测流程更便捷可靠,为核电设施维护注入创新动能。
西物院成功中标ITER三谱段光栅光谱仪研制合同
近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完成三谱段光栅光谱仪项目的全球招标评审工作。经过与全球四家竞标单位的激烈角逐,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凭借雄厚科研实力成功中标。这是中国团队首次获得ITER诊断竞争性关键部件研制项目,展现了我国在聚变诊断装备前沿领域的研发实力。此次中标的三谱段光栅光谱仪项目,将为ITER装置在初始研究运行阶段(SRO)提供高分辨率、多谱段光谱同步观测能力,率先用于验证未来电荷交换复合光谱(CXRS)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测量精度与工程适应性。其核心功能是同步获取HeII(468.57nm)、CVI(529.1nm)与Dα(656.1nm)等关键谱线信息,并将在ITER未来的燃烧等离子体实验运行中,实现对离子温度的直接精确测量。
清洁安全高效等特点使核电成为促进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
相比其他发电方式,核电机组的年发电利用小时数常年保持在7000小时以上,位居所有电源之首,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不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和二氧化碳。核电是最清洁、最安全、最高效、占地面积最小的能源形式之一,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能源绿色转型和保障能源安全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各地对核能的逐渐重视,除了发展核电之外,核能未来将在海水淡化、核能制氢、医疗防护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建议关注
1)佳电股份:产品主氦风机是四代堆-高温气冷堆一回路唯一的动力设备,子公司哈电动装的核主泵产品在核电业务细分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2)国光电气:公司偏滤器和包层系统是ITER项目的关键部件;3)兰石重装:覆盖核能上游核燃料系统、中游核电站设备、下游和乏燃料后处理;
4)科新机电:承制了高温气冷堆核电产品,新燃料运输容器实现替代进口;
5)海陆重工:服务堆型有三代、四代堆以及热核聚变堆(ITER)等;
6)江苏神通:获得我国新建核电工程已招标核级蝶阀、核级球阀
90%以上的订单;
7)咸亨国际:公司产品已应用在核能核电领域运维检修领域。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核电核准持续性不及预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