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海外周度观察:三个季度前,美国经济已经“着陆”!

来源:国金证券 作者:赵伟,陈达飞,赵宇 2024-04-29 09:22: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海外周度观察:三个季度前,美国经济已经“着陆”!》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美国经济“不着陆”已成为共识,“二次通胀”随之成为市场交易的主线。当经济从供给侧叙事转向需求侧叙事,美联储更难兼顾增长与通胀。但交易与美联储决策是“两码事”:市场越交易不降息,美联储越可能降息。
热点思考: 三个季度前,美国经济已经“着陆”!
滞是假的,胀是真的。美国一季度GDP增速低于预期,但主要是净出口、库存拖累,内需整体依然稳定。内外温差是净出口出现拖累的主因,考虑到一季度处于去库尾声、补库早期,后续库存变化或仍有提振作用。GDP数据公布后,美债收益率、美元指数均上涨,但美股开盘下跌后全天低开高走,不符合“滞胀”交易情形。
被忽视的因素是美国2024年财政支出或将超预期,提振全年GDP及居民收入增速。一季度美国财政支出下滑幅度较大,主要源自政府关门风险、临时拨款制约等短期因素。根据正式拨款法案,2024财政支出总额或由去年的6.1万亿美元升至6.6万亿美元。我们预计美国全年财政总支出增速升至8%,剔除利息支出后,有效财政支出也达到5.1%。美国经济或在三个季度前顺利“软着陆”。住宅投资是GDP负增长的主要贡献,是经济对金融条件是否脱敏的“指示器”。在历史上的8次衰退中,实际GDP平均回撤1.7个百分点(季度年化),私人固定投资平均贡献1.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出现了7次负增长,平均拖累实际GDP增长0.8个百分点;非住宅投资仅出现过2次负增长。
在本轮美联储加息周期中,住宅投资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衰退周期,但目前已经连续3个季度正增长,说明美国经济已经走出了利率敏感期。并且,企业资本开支意愿已经开始回升,银行信贷供求均明显改善,这意味着私人固定投资回暖的趋势短期内仍可持续。同时,在劳动力市场运行良好的状态下,消费大概率不会出现毫无预兆的“坍塌”。
去通胀“最后一公里”,美联储“两难全”。基于菲利普斯曲线框架,只有在供给侧修复占主导的叙事里,美联储才能兼顾增长与通胀。否则,当经济进入需求侧主导的区间,经济要么过热、要么放缓/衰退。基于对PCE通胀的分解可知,2024年1-3月核心PCE通胀粘性的来源,既有供给侧,又有需求侧。
美联储的政策立场可被归纳为一个“四象限”:经济差→降息;经济好、通胀下→降息;经济好、通胀平→Longer;经济好、通胀上→Higher;美联储已经“落后于曲线”。6月例会中,美联储大概率会调降后续降息指引。跟踪中需要关注美联储对通胀风险的表述:当其强调通胀上行风险占优时,则会显著导致期限溢价上行和金融条件收紧。
我们认为,再通胀恐慌引发的紧缩交易尚未结束。所以,不应固化美联储降息的时点,也不轻言美债利率见顶。只有当其上升到某一位置、进而带动金融条件转紧时,才算进入负反馈。大宗商品或是负反馈的“最后一环”。但交易与美联储决策是“两码事”:市场越交易不降息,美联储越可能降息。
海外事件&数据:特朗普领先优势被抹平,美国3月PCE通胀反弹
特朗普领先优势被抹平。截至4月26日,特朗普民调支持率44.8%,拜登支持率44.5%,特朗普领先优势被缩小到0.3%。特朗普优势缩小可能与三个因素相关:一是特朗普刑事案件开始审理;二是拜登在宾夕法尼亚、威斯康星等摇摆州加强了竞选活动;三是特朗普针对堕胎问题发表了争议性言论。
美国3月PCE物价指数同比2.7%,预期2.6%,前值2.5%;环比0.3%,预期0.3%,前值0.3%。美国3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2.8%,预期2.7%,前值2.8%,连续两个月保持不变;环比0.3%,预期0.3%,前值0.3%。美国3月实际个人消费支出环比0.5%、预期0.3%、前值0.5%。
美国4月制造业PMI初值跌破荣枯线,欧元区4月制造业PMI意外下滑。美国4月标普全球制造业PMI初值49.9,预期52,前值51.9,录得近4个月来新低;欧元区4月制造业PMI初值45.6,预期46.6,前值46.1。美国4月标普全球服务业PMI初值50.9,预期52,前值51.7,录得近5个月来新低。欧元区服务业PMI强劲。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冲突升级;美联储上调长期中性利率水平;金融条件边际收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金证券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