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房地产行业研究:构建新发展模式,房地价限制逐步松动》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行业点评
本周 A 股地产上涨,港股地产、 物业板块有所下跌。 本周(11.4-11.10) 申万 A 股房地产板块涨跌幅为+2.3%,在各板块中位列第 5; WIND 港股房地产板块涨跌幅为-3.2%,在各板块中位列第 18。本周恒生物业服务及管理指数涨跌幅为-1.7%,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跌幅为-2.5%,沪深 300 指数涨跌幅为+0.1%; 物业指数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和沪深 300 的相对收益分别为+0.8%和-1.8%。
本周厦门开展取消地价上限后的首次土拍, 成都、郑州、杭州等地挂牌不设地价上限的宅地。 本周(11.4-11.10)全国 300 城宅地成交建面 455 万㎡,单周环比-56%,单周同比-54%,平均溢价率 3%。 2023 年初至今,全国 300 城累计宅地成交建面 31684 万㎡,累计同比-30%; 年初至今,中海地产、 建发房产、 保利发展、华润置地、 招商蛇口的权益拿地金额位居行业前五。
本周新房销售同环比均下降,一线城市表现更佳。 本周(11.4-11.10) 35 个城市商品房成交合计 291 万平米,周环比-27%,周同比-14%。其中: 一线城市周环比+2%,周同比+16%;二线城市周环比-36%,周同比-21%;三四线城市周环比-26%,周同比-37%。
本周二手房成交同比下降, 环比连续下降四周,但韧性较一手房更强。 本周(11.4-11.10) 15 个城市二手房成交合计 186 万平米,周环比-6%,周同比-17%。其中:一线城市周环比-1%, 周同比-23%;二线城市周环比-2%, 周同比-14%;三四线城市周环比-57%, 周同比-32%。
多城取消地价上限,回归市场化竞争。 自然资源部建议各省市自然资源部主管部门,取消土地拍卖中的地价限制、建议取消远郊容积率 1.0 限制等。在 22 个集中供地城市中,有包括杭州、南京、合肥等的 16 城已明确不再设置地价上限,回归价高者得。地价上限打开预计将使得各城市各板块的分化更加明显,优质项目溢价率将提升,而其他项目延续底价或低溢价成交;对房企而言,在摇号规则下,优质项目的获取更偏“运气”, 而未来拿地将更加考验自身实力。同时在地价上限取消的背景下,预计各地房价限制也将松动,改善产品将有更高议价能力,此类房企竞争力更强。
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房企拼高质量、新科技、好服务。 在 2023 年 11 月 12 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住建部长专访中,权威阐述了房地产新发展模式。新发展模式在理念上要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以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为重点,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好房子;在体制机制上,要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的新机制,建立房屋从开发建设到维护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在落实上要实施好规划建设“三大工程”,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现在和未来房企要拼高质量、新科技、好服务,此类房企才有市场、有发展。
投资建议
房地产新发展模式下,有高质量、新科技、好服务的房企才能有市场发展,同时预计未来土地限价和房价限制将进一步松动,改善产品将更有议价能力。 推荐重点布局优质一二线城市、改善产品占比高的央国企, 如中国海外发展、建发国际集团、招商蛇口、 越秀地产等。 受益于政策利好不断落地,将带动一二手房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推荐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房产中介平台贝壳。
风险提示
宽松政策对市场提振不佳;三四线城市恢复力度弱;多家房企出现债务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