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海外周度观察:人民币破“7”,市场影响几何?》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热点思考:人民币破“7”,市场影响几何?
一问:外汇市场近期焦点?时隔半年,人民币汇率再度破“7”
5月17日,离岸人民币再度跌破“7”的关口;年初以来人民币已在持续贬值,近期美元走强加速了破“7”的过程。近期,避险情绪升温、叠加美联储官员放“鹰”,美元快速升值,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压制。拉长时间看,人民币贬值的趋势年初已经形成;1月13日以来,人民币兑美元贬值4.3%、而美元指数仅小幅升值1.0%,人民币的贬值幅度远大于美元升值幅度。从兑一篮子货币走势来看,截至5月12日,参考SDR篮子的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3.2%。
二问:人民币汇率为何再度转弱?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中美利差倒挂走深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是近期人民币贬值的主因;中美利差倒挂加深下、资金的持续外流也有影响。第一,5月以来,疫后修复放缓、经济预期下修,花旗中国经济意外指数从5月1日的134快速回落至24。第二,国内降息预期升温,中美利差倒挂幅度由1月13日的0.6%走深至1.0%;利差压制下,债市外资持续流出,前4月外流2295亿。第三,出境游带动下售汇增加、人民币贸易结算下结汇减少,年初至今经常项目顺差仅322亿美元,对人民币支撑相对有限。
三问:人民币转弱需要担忧吗?短期或仍偏弱运行,对权益市场影响有限
短期来看,美元相对强势、中美利差倒挂延续、结售汇顺差减少,人民币汇率表现仍受压制。第一,欧元区经济走弱、日央行货币政策维系宽松,欧元、日元仍趋于走弱;叠加避险情绪、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升温,短期美元强势或有延续。第二,中美利差持续倒挂,债市资金或仍有外流。第三,出境游升温带来售汇规模快速增加,而欧美经济下行对出口结汇或有拖累;此外,人民币贸易结算的推广下,“一带一路”部分国家出口增长对人民币汇率的拉动也仍待观察。当前,市场贬值预期并不强,国内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趋势性贬值或难出现;北上资金相对稳定,短期贬值对权益市场冲击有限。截至5月19日,人民币离、在岸价差仅为0.02,1年期NDF汇率为6.86,市场对人民币短期贬值预期不强;叠加5月18日央行会议对市场预期的稳定、与国内经济的弱复苏趋势,汇率难有“大起大落”。相对稳定的市场预期,弱化了贬值对市场的冲击;5月以来,人民币贬值背景下北上资金净流入75亿,对股指未现拖累。海外基本面&重要事件:美国债务上限谈判进展曲折,消费增速延续回落
美国两党债务上限谈判进展曲折。截至本周五(5月19日),美国两党针对债务问题的谈判仍未取得明显进展,本周二白宫与共和党均表示对谈判前进乐观,但至周五,双方在削减开支的问题上仍存在分歧,谈判仍无结果。另一方面,美国财政部资金余额大幅减少,截至5月17日,TGA账户余额大幅减少至683亿,明显低于季节性水平。
美国4月零售增速回落,商品消费表现弱于餐饮消费。4月零售销售额同比0.2%,前值2.6%,环比0.4%,前值-0.7%。商品消费同比增速-1%,餐饮消费同比8.3%,汽油、家电消费回落,日用、杂货等非耐用品消费环比改善。美国服务及出行消费仍然好于季节性,纽约交通拥堵指数回升,TSA安检人数处于近五年高位。
日本通胀反弹,核心通胀创新高。日本4月CPI同比3.5%,前值3.2%,剔除新鲜食品及能源的核心CPI同比4.1%,前值3.8%,创2005年以来新高。与欧美相反,日本商品通胀粘性高于服务通胀,4月商品项同比增速5.1%,前值4.8%;服务项同比1.7%,前值1.5%。商品项中,家具家电、食品类通胀增速韧性较高,4月增速分别为10%、8.4%。
风险提示
俄乌冲突再起波澜;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工资增速放缓不达预期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