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收入稳健增长,归母净利润受非经常损益影响同比下滑2022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2亿元,同比增长17.27%;归母净利润0.61亿元,同比下降11.46%;扣非归母净利润0.39亿元,同比增长21.54%。
2022Q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8亿元,同比增长16.05%;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增长5.06%;扣非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24.37%。
分季度看,我们认为公司2022Q3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与当期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收益减少有关(2022Q3政府补助较2021Q3减少约0.25亿元),从收入端及扣非增速看公司仍延续稳健增长趋势。
盈利能力:扣非净利率同比略增2022Q3毛利率为84.4%,同比下降1.26pct,略有下滑;期间费用率分析显示,2022Q3研发费用率20.5%,同比上升0.86pct,主要系研发项目投入增加所致;销售费用率41.30%,同比下降5.97pct,我们预计主要受集采以及疫情影响推广费用减少所致;管理费用率8.70%,同比上升2.88pct,我们预计主要系子公司硕德药业部分在建工程转固,折旧费用增加所致;以上因素影响下,公司2022Q3扣非后净利率同比上升0.48pct,基本维持。综合考虑公司集采中标对毛利率及销售费用影响、公司研发投入、在建工程转固影响,我们预计2022-2024年净利润率将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观点:差异化立项的医药高端制造公司我们认为公司处于存量品种基本完成集采、“光脚”中标品种贡献增量、制剂国际化渐进的窗口期,2023年国际化大单品有望获批、2024年收入增长加速,研发品种/技术转化、API销售等贡献额外增量,我们看好公司差异化立项及产品储备,高端仿制药可以持续为公司贡献充沛的现金流,随着未来1-2年内制剂国际化以及创新升级品种落地,成长空间和弹性可期。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估算公司2022-2024年收入CAGR约为12.9%,2022年-2024年归母净利润CAGR约为13.9%,考虑政府补贴等非经常损益高基数影响(2021年政府补贴约7000万)我们预计2022年-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CAGR可能达到20%+,EPS分别为2.19、2.45和2.86元/股,2022年10月20日收盘价对应公司2022年PE为27倍。我们看好公司发展阶段及差异化立项产品储备,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品种续约丢标风险;产品研发、注册及放量不及预期风险;美国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