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中国核电发布半年报,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5.72亿元,同比+14.98;实现归母净利润54.37亿元,同比+,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4.19亿元,同比+18.83%。点评:核电、新能源装机量提升,推动电量增长,量价齐升促进收入增长。核电方面,截止2022年上半年,公司在运核电机组装机容量为2371万千瓦。由于田湾6号机组于2021年6月投运,以及福清核电6号机组在2022年3月投运,在运装机量同比增加,公司核电发电量同比增长,达到878.32亿千瓦时,上网电量同比增长,达到830.68亿千瓦时。新能源方面,新能源在运装机容量达到887.33万千瓦,较去年同期增加283.64万千瓦。上半年新能源发电量65.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上网电量64.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45%。电价方面,公司综合平均电价同比提高。电量与电价同时提升,有力促进收入增长。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提升,市场化电价提升。公司实施“一省一策”电力营销策略,上半年公司市场化电量交易总量与占比提升,市场平均价格提升。2021年10月,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其中将煤电“基准价+上下浮动”的浮动范围扩大。受益于煤电价格区间的扩大,以及用电需求增长对电价的支撑,核电市场化交易价格受益,盈利空间扩大。主要流域来水不足,供电紧张下下半年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上半年主要流域来水同比高增,Q2水电对核电消纳空间形成一定压制。
三季度开始,我国主要流域来水明显减少,影响水电出力,供电紧张形势加剧。供电紧张背景下,预计下半年核电利用小时数环比将有所提升;同时公司新能源建设投产持续推进,新能源装机增长将进一步推动发电量增长。核电电价提升叠加整体电量增长,下半年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测2022-2024年,公司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8.9/104.1/117.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3.0%/5.3%/;对应PE分别为12.5/11.9/10.5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风险提示:核电建设进度低于预期;核电利用小时数不及预期;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容量不及预期;风电、光伏利用小时数不及预期;电价上涨不及预期;原料成本上涨高于预期;运维成本上涨高于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