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合金需求旺盛, 国内供给不足我国高标准的高温合金供不应求是行业的基本现状。 根据我们的测算, 2021年高温合金在我国军机、 航空、 核电、 汽车等领域的需求为2.8万吨/年左右, 而国内主流企业产量不足2万吨, 在保障供应链自主可控背景下, 国产替代要求紧迫。 另外, 高温合金在全球民航发动机、 燃气轮机、 汽车发动机市场均有大量需求, 我们预计2025年需求规模可达23.5万吨/年以上, 我们认为能进入全球产业链的国内企业将实现出货规模的较大提升。
公司为国内兼具先进技术和国际视野的稀缺性公司隆达股份2021年实现营收7.3亿元, 同比增长35%, 归母净利润7020.8万元,同比增长102%, 其中高温合金业务营收达到3.06亿元, 同比增长66.08%, 逐渐开始放量。 公司始终以市场为导向, 在产业布局上兼顾技术先进性、 质量可靠性、 运营经济性。 我们认为随着公司高温合金产能的逐步落地, 下游标杆客户不断拓展, 在国内与全球市场并重的战略下, 凭借中国制造优势, 进入国际头部客户供应链将有望分享全球市场发展红利。
募投项目主要用于航空级产品扩产, 加强高端领域核心竞争力公司此次IPO拟募集资金10亿元, 计划投资于“新增年产1万吨航空级高温合金的技术改造项目” 和“新建研发中心项目” , 以进一步增强公司高端产品的供应能力和研发实力。 截至2021年底, 公司铸造高温合金和变形高温合金产能分别为2000吨/年和3000吨/年, 募投项目及其他扩产项目落地后上述产能可分别达到5000吨/年和13000吨/年。 公司多项牌号已通过客户验证, 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的生产及研制, 募投项目建设完成后, 可将公司的技术领先转化为市场份额的领先, 巩固公司核心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39、 21.83、 30.32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98%、 52%、 39%;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0、 3.02、 4.44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70%、 60%、 47%, 三年CAGR为84.95%; EPS(以公开发行后24685.7143万股股本计算) 分别为0.77、 1.23、 1.80元/股。 我们采用绝对估值与相对估值进行测算, 认为公司本次公开发行股票后整体市值区间为79.70-98.68亿元, 对应22年PE为42-52x, 对应21年扣非净利润PE为284-351x,在假设不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的情况下每股估值区间为32.29-39.97元。
风险提示: 技术突破不及预期; 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 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产品导入验证进展和结果不确定的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原材料供给短缺风险; 疫情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