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 加速下跌转负,工业品价格回升CPI 加速下跌转负。从环比看,CPI 下降 0.6%,降幅扩大 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 2.4%,影响 CPI 下降约 0.53个百分点,是CPI 下降的主因。从同比看,受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影响,CPI 下降0.5%。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 2.2%转为下降 2.0%,影响 CPI 下降约0.44个百分点,是带动 CPI 由涨转降的主要原因。非食品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 0.1%,影响 CPI 下降约 0.06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 CPI 继续保持稳定,同比上涨 0.5%,涨幅已连续 5个月相同。工业品价格回升,PPI 跌幅收窄。从环比看,PPI 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 0.5%。11月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回升,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均有所上涨。在调查的 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上涨的有 24个,比上月增加 12个,上涨面达六成。从同比看,PPI 下降 1.5%,降幅比上月收窄 0.6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价格涨幅扩大的有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降幅收窄的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和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资本市场逐步回暖海内外疫情不同的防控态势,改变了中国经济运行的格局:外需持续强劲为中国经济增添了新动力。“直达实体”的货币政策使得稳健货币政策基调下,金融领域的“宽信用”仍有望得到发展,货币边际收紧和宽信用发展将同步呈现。海外疫情第二波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趋于弱化,美国大选尘埃落定;中国经济回暖延续和政策平稳的预期下,前期资本市场运行表现平稳中偏软的态势将改变,逐渐回暖将成趋势。资本市场短期受货币政策变化带来的心理冲击,有所波动,尤其是债券市场受到影响较为明显,而信用风险暴露导致债市调整较多,但随着事件平息,市场情绪的修复,流动性预期改善,债市有望走稳。
高基数下的伪“通缩”11月CPI再度超预期下降,主要由于食品价格回落以及高基数影响。这也再次印证了我们的判断——经济低迷时期通货紧缩才是主要趋势。
不过当前的体现在同比值上的“通缩”是伪通缩,是对去年过高基数的修正,实际上体现为环比的当前物价运行平稳。受基数影响,未来1-2Q的CPI同比值都将处于负值状态。PPI则已走稳回升,随着大宗商品价格企稳,预计2021年1Q能转正。整体看,更能体现物价真正运行态势的核心CPI稳定,物价走势平稳。物价“通缩”态势,有利于未来货币政策的结构化调整,使得货币当局降成本、下压利率曲线高度的空间增大,也使得货币政策没有转向收紧的基础。货币政策正常化不可避免,但流动性整体宽松格局不变。政策将更加注重灵活适度,强调政策的精准导向以及直达性,维持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