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与判断: 本篇报告全面复盘国产首款投入运营的支线民机 ARJ21的适航 取证之路,对 C919大飞机的取证时间做出预测。 1、 我们认为, TIA 是进入局方审定程序的前置条件,而局方审 定的结果就是获得适航许可证, TIA 的签发意味着 C919开始 向适航取证发起最后冲刺。
2、 我国民用客机在设计制造水平方面与国外相差不大,真正 阻碍 ARJ21和 C919飞机迈向商业运营的是适航取证阶段。适 航证主要包含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 和民航当 局对每架飞机制造符合性的批准( AC), 这三种证书( TC、 PC、 AC)在管控范围上层层递进,重要性和获得难度逐次下 降。我们认为,民航当局制定的适航标准相对严格、适航审定 当局缺乏完整的适航审查体系、 ARJ21缺乏前级机型的研制经 验,是导致 ARJ21取证时间长达 6年的三大原因。
3、 相比于 ARJ21,虽然 C919试飞科目更多,难度更大,但是 后者投入试飞的飞机数量和场地数量更多,尤其是阎良综合气 候实验室的建成使用,可以突破高温高湿、高寒、自然结冰等 科目对自然气候条件的依赖。 另外, 民航当局在 ARJ21适航取 证过程中锻炼了能力,积累了经验,建立了体系。 目前 C919全部六架试飞飞机均已投入试飞,在全国多地进行 “多线程”试飞取证工作。今年虽然受到了包括新冠疫情在内 的多种因素影响, C919依旧准时完成了既定目标,获得 TIA, 没有耽误进度。
我们判断, C919的适航取证要比 ARJ21顺 利,预计能够在 2021年如期取得适航证。 4、 目前 ARJ21机型年产量 20余架,单价约为 2700万-2900万美元,低于国外同类产品,性价比较高。受需求拉动, ARJ-21飞机已启用第二条生产线,产量由 2018年的 15架 提升至目前的 22架。后续还将扩产。 C919大飞机属于单通 道中型客机,目标市场主要是国内市场干线航线,是波音 737和空客 A320的重要潜在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