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日前,2020国际酒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国酒业协会发布《中国酒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总结回顾了“十三五”酒业发展,对“十四五”面临的形势进行分析,提出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二、我们的分析与判断(一)“十三五”深度调整,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预计2020年,完成酿酒总产量5810万千升,比“十二五”末下降19.0%;完成产品销售收入8590亿元,下降6.7%;实现利润1716亿元,增长68.1%。其中,饮料酒、酒精产量分别为4570、1210万千升,分别变化-26.6、27.6%;销售收入分别为8010、580亿元,分别下降4.7、27.7%;实现利润1686、30亿元,分别变化70.6、-7.6%。酒精产量同比提升,饮料酒利润明显增长。白酒收入十三五末预计为5900亿元,为饮料酒收入最大品类。预计2020年,完成白酒产量750万千升,比“十二五”末下降43.0%;完成产品销售收入5900亿元,增长6.0%;实现利润1460亿元,增长100.1%。产量明显下降的同时,收入微增,利润大幅增长。啤酒产量十三五末预计为3500万千升,仍为销量最大品类。完成啤酒产量3500万千升,比“十二五”末下降22.4%;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500亿元,下降19.2%;实现利润150亿元,增长5.2%。产量、收入均两位数下降的同时,利润实现微增,吨利润提升明显。
(二)全面步入市场经济阶段,重构酒类产业生态2019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多个限制酒类发展的目录被取消。而产业政策的放开对于酒类产业和企业而言,不再限制也意味着不再依赖,这也标志着酒类产业全面步入市场经济阶段。根据中国酒业协会预计,2025年,中国酒类产业将实现酿酒总产量7010万千升,比“十三五”末增长20.7%,年均递增3.8%;销售收入达到12130亿元,比“十三五”末增长41.2%,年均递增7.1%;实现利润2600亿元,比“十三五”末增长51.5%,年均递增8.7%。其中,预计饮料酒、酒精产量分别为5390、1620万千升,分别增长17.9、33.9%%;销售收入分别为11200、930亿元,分别增长39.8、60.3%%;实现利润2560、40亿元,分别增长51.8、33.3。从预计数看,量、价、利润均实现较好增长,酒精以收入增长为主,饮料酒利润增长突出。
从预计数看,十四五期间白酒行业产量微幅增长,收入、净利润双增近40%40%,呈现良性稳健增长态势。白酒行业产量稳定控制在800万kL,比“十三五”末增长6.7%6.7%,年均递增1.3%1.3%;销售收入达到8000亿元,比“十三五”末增长35.6%35.6%,年均递增6.3%6.3%;实现利润2000亿元,比“十三五”末增长37.0%37.0%,年均递增6.5%。
从预计数看,十四五期间啤酒行业产量稳中略增,收入增幅40%40%,净利增幅100%100%,吨利润有望明显提升。啤酒行业产量3900万kL,比“十三五”末增长11.4%11.4%,年均递增2.2%销售收入达到2100亿元,比“十三五”末增长40.0%40.0%,年均递增7.0%7.0%;实现利润300亿元,比“十三五”末增长100.0%100.0%,年均递增14.9%。
从预计数看,十四五期间葡萄酒、黄酒、其他酒类呈现出,产量增长高于收入增速,利润增速高于产量增速的情况,吨价下行,吨利增加。葡萄酒、黄酒、其他酒类产量分别为70、240、380万千升,同比增长75.0、50.0、153.3%153.3%;收入分别为200、250、650亿元,同比增长66.7、38.9、109.7%109.7%;利润40、50、170亿元,同比增长300.0、138.1、277.8%。(三)“十四五”各酒类子行业主要任务拆解白酒:大幅提升名酒优质酒比例,提升白酒在国际市场话语权。白酒行业在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构建上,紧紧围绕白酒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升级发展核心目标,持续深化白酒优势产区建设,打造世界级白酒产业集群,促进优势名酒产区和美酒特色产业发展,大幅度提升名酒优质的比例,从目前30万kL力争提升到50万kL,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建立优势互补、均衡发展、趋势优势显著、风格特色突出的产业结构新格局,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希望国家各级政府行业组织及大型酒企联合发力,推动中国白酒在国际市场话语权,品质国际化、技术国际化、文化国际化、营销国际化、资本国际化。
啤酒:龙头企业良性竞争,调整产品结构向高端化、差异化、个性化发展,加强商业模式和渠道创新。稳定行业集约化发展格局,促使产业结构进一步成熟,引导龙头企业保持良性竞争态势,保持竞合,促进行业共同发展。大力引导啤酒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使啤酒产品向国际化、高端化、多元化、差异化、便捷化、个性化、小型化发展。加强产品研发创新、生产核心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渠道创新。
葡萄酒:与乡村振兴、文化、全域旅游结合,区域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特色葡萄酒文化。坚持高效农业、绿色工业、特色旅游、文化产业为一体的充分融合。发挥行业自身优势,将酿酒、葡萄酒乡村振兴、葡萄酒生产和全域旅游有机结合,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以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需求为己任,重视产品差异化创新,实现产品品种多样化和差异化,高档中档葡萄酒和佐餐酒同步发展,布局合理产品结构,继续加强葡萄酒文化建设,建立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葡萄酒文化。
(四)以文兴酒、市场培育,创新中国美酒文化传播文化普及方面:将中国白酒酿造遗址、酿造活文物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酿造技艺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快对产业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包括酿酒遗址、酒文化遗址,创新消费文化,让理性健康快乐的饮酒新文化成为美好生活的新文化。
以酒载文,以文兴酒:加强中国酒文化标准体系研究,围绕历史文化,尤其在文化体验方面,不断探索并丰富创新中国美酒文化传播,推动中国白酒走向世界。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构建中国美酒在世界酒文化当中的优势,打造国际酒文化IP。
市场培育方面:酒商是整个酒类产业链中非常重要一环。“十四五”期间实施“酒类大商1510培育计划”,培育千亿级酒类大商至少一家,百亿级5家,50亿级大商10家。
培育和完善供应链体系,鼓励酒类电商和平台商采取多形式的并购、合作、加盟扩充等方式,拓展全国性酒类连锁网点和渠道建设,实现规模效应,逐步改善酒类终端小、杂、乱的形象;创新营销模式,推进数字化转型,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社区、社群、小程序、圈层营销的综合应用;创新服务体验、拓展沉浸式体验消费场景,鼓励酒企开展酒庄游、回厂游等深度体验的消费者培育、互动、参与。推进产业链协同和酒旅融合,打造产区品牌,更好的为酒企、酒商和消费者服务。现在京东酒类消费达到三百亿,打造千亿酒商计划当中,将通过服务模式、营销模式、沉浸式体验消费场景等配套实施服务酒业发展,加大酒类经销商转型培育,不但要经销商会卖酒,还要让经销商会品酒选酒,成为美酒品质与文化传播者。通过国际酒业博览会推动酒类市场发展,构建展商与专业观众及消费者的对接服务平台,推动中国酒类产业向世界酒类产业融合发展,使行业企业共享酒类发展的成果。
三、投资建议旺季将临,虽然疫情对今年消费需求整体而言可能产生一定不利影响,但我们认为,高端酒的品牌、品质优势及大众白酒对价格带的有效定位,利好品牌白酒消费需求持续恢复、增长。看好白酒赛道一线白酒价值,改善明显的成长性个股。
从优选品牌价值所构成的长期竞争优势与业绩动力的角度,建议投资者可关注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等品种。另外,我们认为随着整体经济秩序稳步恢复和新基建推进、各地落实进程亦可能构成一定外部环境利好,为包括白酒在内的具有社交属性的酒类品种提供较好支撑。
四、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食品安全风险;下游需求疲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