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产业链: 国庆节后,东北玉米主产区新季玉米陆续收获上 市,但并没有对玉米价格走势形成较大压力,玉米价格持续走 高。我们认为,玉米走势强劲的主要原因在于: 1)临储库存 已经见底。 2016年,玉米临储收购制度取消之后,玉米价格走 弱拖累播种面积连年下滑,经过数年的库存去化,作为玉米价 格缓冲剂的临储库存已经见底。 2)生猪产能快速恢复带动饲 料需求向好。相比于去年生猪存栏处于低位,今年生猪产能恢 复速度非常快,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 9月全国饲料产 量同比增长 188.1%,其中猪料同比增长 53.7%,母猪料同比增 长 91%,未来 2-3年内,生猪产能的快速恢复将带动饲料进而 玉米需求持续向好。 3)农民惜售情绪较强。受台风等极端气 候的影响,新季玉米因灾减产,倒伏导致收割难度加大,收割 成本有所上升,农民惜售情绪较强,而贸易商、用粮企业屯粮 积极性较高,支撑玉米价格持续上涨。
总体来看,临储库存见 底 & 生猪产能快速恢复,玉米价格上行趋势已经确立,自然 灾害、农民惜售情绪加强了这一逻辑。在玉米供需缺口持续扩 大的背景下,市场只有通过涨价来倒逼上游种植结构调整,增 加玉米种植面积。同时,玉米价格上行也将加速水稻、小麦等 库存加速去化,价格有望跟涨。玉米、小麦、水稻等主要农作 物价格的上涨将带动种植产业链景气度回暖。标的选择方面, 依次推荐农发种业、隆平高科、荃银高科、大北农、苏垦农 发、登海种业、万向德农、北大荒等。 棉花: 本周(10月 12日-10月 16日) 棉花价格涨幅较大,棉 花现货价格/期货价格周环比分别上涨 8.98%/9.51%。我们认 为,棉花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 1) 受拉尼娜现象影响, 今年寒冬的预期增强, “双十一”、圣诞等节日有望拉动需求趋 旺。 2) 国外订单回流。 国外疫情仍在持续,而国内疫情控制 较好,国内外疫情控制的差距倒逼上游订单从印度等地回流国 内。 3) 以玉米、大豆为主的大宗农产品价格上行对棉花价格 形成一定的促进作用。 标的选择方面, 新赛股份、 新农开发等 有望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