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发布2019年年报,全年实现收入165.56亿、归母净利润46.81亿、扣非归母净利润46.15亿,分别同比增长20.38%、25.85%、25.05%,实现EPS3.85元,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点评:
业绩稳健较高增长,预计化学发光同比增长超80%。19Q1到19Q4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1%、20%、20%、2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5%、28%、27%、23%,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8%、25%、29%、17%,收入稳健增长,利润环比降速,原因在于18年10月上市募资后18Q4财务费用节省较多导致基数较高。19年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原因在于高端产品占比提升,以及规模效应带来费用率下降。三大品类收入稳健增长:生命信息与支持类同比+21%、IVD类26%(预计化学发光同比增长超80%)、医学影像类12%(主要是医院招标周期波动等行业性原因导致增速稍低)。
短期:疫情扩散,公司有望加速全球扩张。2019年公司外销收入占比42%。新冠疫情正在全球扩散,带来了监护仪、呼吸机、血球、CRP、移动DR、便携彩超等产品的短期需求放量,公司显著受益。更重要的是,公司有望借此加速全球扩张。
远期:受益战略储备项目、新医疗新基建、进口替代。疫情之后,我国有望启动战略应急物资储备项目(含呼吸机、监护仪等)和新医疗新基建。公司的监护仪、呼吸机、麻醉机、血球、生化、化学发光、超声等主力产品均入选优秀国产医疗器械目录,有望受益。公司19年研发投入16.49亿,同比+16%。公司正逐步实现技术突破,进口替代正当时,如监护仪(N系列)、超声(昆仑系列)、血液分析(太行系列)、化学发光、流水线等。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疫情带来远期需求在短期释放,我们上调20年EPS预测为4.73元(原为4.68元),下调21年EPS预测为5.66元(原为5.77元),新增22年EPS预测为6.91元,分别同比增长23%、20%、22%,对应20-22年PE为54、45、3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放量低于预期;IVD降价高于预期;并购整合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