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进出口显著改善,出口虽仍然负增,但降幅已明显收窄,进口则由负转正。出口的恢复主要在于前期订单的消化,受海外疫情影响未来或仍面临较大压力。3月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 1.1%,降幅收窄 12.4个百分点。随着复工复产的加快,工业生产明显有所恢复。1-3月份,固定投资同比下降 16.1%,降幅份收窄 8.4个百分点。消费同比下降15.8%,降幅收窄 4.7个百分点。整体来看,经济正从疫情冲击下逐步恢复,3月各项指标均出现了明显改善,但整体来看,生产端较需求端恢复要快。
资金面跟踪:破 隔夜破 1,资金利率维持低位上周央行未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而上周无逆回购到期,全周实现零投放。另外上周还有 2000亿元 MLF 到期,央行开展 1000亿元 MLF操作,利率为 2.95%,下调 20BP。从量上来看,央行并未足额续作,但考虑到上周还有定向降准首批操作所释放的 2000亿元长期资金,也算是降准替换了部分 MLF。从价上来看,此次 MLF 利率的调降也是顺应了逆回购-MLF-LPR 的传导路径。而 20日的 1年期的 LPR 报价也顺势下调 20BP,体现了央行降成本的调控思路。而 5年期的 LPR则谨慎下调了 10BP,既遵循了利率体系的整体下行,偏中性操作也利于房住不炒,保障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整体来看,由于其近期央行宽松政策不断,尤其是下调了超额准备金利率,打开货币市场利率下行空间,隔夜利率再度破 1,其余资金利率也维持低位。
债市走势预判: 政策力度升级,长端下行受阻近期短端利率在资金利率低位的刺激已大幅走低,而长端则犹豫不前。
而上周更表现出了中短端的利差压缩,3年期、5年期利率下行突出。
上周主要经济数据均有改善,但整体来看经济只是疗伤,远未完全恢复,一季度 GDP 负增 6.8%也更是说明了当前经济的压力。经济的压力或意味着更大规模的政策刺激,也意味着长端难下。而上周的政治局会议似乎也证实了这一观点。会议认为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要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比较确定的是财政发力会带来债市供给大增,但当前充足的资金以及特别国债的定向发行也将保障供给冲击有限,也非债市行情主线;而货币政策再次提到了降准降息说明了未来降准降息仍可期待,宽松也将延续。短期来看,长端受制于经济反弹但程度难定,宽松延续使得中短端下行更为确定,但期限利差高位也为未来长端利率的跟随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