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件 乘联会发布2020年1月乘用车产销数据:产量139.8万辆,同比-29.0%。批发销量158.9万辆,同比-21.4%、环比-26.6%,零售销量169.9万辆,同比-21.5%、环比-20.8%。
2. 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 1月零售受春节影响,销量增幅属历年最低 从零售数据上看,1月零售169.9万辆,同比-21.5%,是自200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环比增速-20.8%,同属于历年最低。1月零售销量主要受春节假期因素影响,2020年1月有效工作时间仅17天,较19年同期减少5天,理论零售降幅应在20%左右,加上各地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春节期间的经销商零售基本停止,有效工作天数减少较多,因此1月乘用车销售跌幅较大。但消费升级情况有所改善,入门级消费仍旧乏力。豪华品牌同比+5%,主流合资品牌同比-18%,自主品牌同比-32%。 批发数据上看,1月厂家批发销量158.9万辆,同比-21.4%,环比-26.6%。批发销量除了受节前销售时间较短的影响外,还因疫情导致无法于预定的1月31日复工,使得节后销售遭到延期。相比以往1月开门红的销售情况,2020年1月鲜有批发销量正增长的厂家。 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4.5万辆,同比-51.3%,环比12月-67%。其中插电混动销量1.0万台,同比-38%。纯电动的批发销量3.5万台,同比-52%。 (二) “新冠”疫情影响预计将大幅影响二月数据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于1月22日后迅速加剧,但因为与春节假期重叠,对销售影响有限。由于疫情导致的限制出行、厂商复工时间推迟等因素影响,预计2月汽车销量仍有较大幅度的下滑。此外,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湖北地区2019年汽车产量约占全国的9%左右,且目前复工时间仍未确定,短期供给端造成下行压力。 新能源车方面,由于网约车出租车群体是系能源汽车的主要客户,受疫情影响,部分网约车租赁公司面临司机退租造成车辆空置,运营压力较大。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4.5万辆,同比下降51.3%。我们预计需求端短期会有较大压力。
3.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Q1乘用车整体销量将下滑30-40%区间,疫情造成的销量缺口在中期有回补可能。同时,拥有强周期车型的企业有望最先回补销量缺口,我们认为头部主机厂市占率将持续提升有望对估值形成有力支撑。我们建议关注有强周期车型以及长期技术车型储备,未来几年业绩相对确定且目前估值水平较低的上汽集团(600104.SH)、广汽集团(601238.SH),长城汽车(601663.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