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场延续3300附近的横盘震荡走势,量能水平维持低位,周五红盘收于3300上方,结束2017的整年行情。这与我们上周周报中“3300附近的胶着震荡料将延续,继续建议投资者控制整体仓位”的研判一致。
上周流动性如期成为最大压制,银行间利率、逆回购利率、理财产品收益率全线飙高,尤其是期限跨年的短期品种涨幅更甚。流动性环境显著紧缩,市场谨慎情绪随之升温。中国央行周五(12月29日)午间宣布建立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以满足新年和春节期间商业银行对流动性的需求。我们认为,此举可缓解节前的流动性紧张情形,防范剧烈波动,稳定市场预期;但不能被解读为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的信号,而仅仅是针对特定时期、灵活运用宏观调控维护流动性平稳运行的必要手段。中长期来看,货币政策中性趋紧、金融监管全面趋严两大压制因素仍然确立。
宏观经济维持韧性。中国12月官方制造业PMI 51.6,连续17个月站稳荣枯线上方。虽不及此前市场预期的51.7,但已是自去年10月份以来连续15个月保持在51%以上的较高水平。12月官方非制造业PMI指数达到55.0,连续两个月实现环比上升。统计局基于PMI判断,预计全年经济增长6.9%左右。在年度策略中,我们从消费、投资、出口三方分析,对2018年经济运行表示乐观,2018年经济增速仍有望维持6.8附近的水平,而经济增长的质量也将得到更进一步的改善,经济大环境的稳中向好不仅对企业盈利形成有力的支撑,也将促进市场风险偏好的逐步修复。分项数据显示,作为实体经济发展新动能的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稳步快速发展,其PMI指数全年平均水平分别为52.7%和53.4%,高于上年1.7和1.4个百分点,体现出供给侧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新时代的供给侧改革由减法转向加法,“补短板”成为发力点,制造业升级方兴未艾,高端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受政策、技术双轮驱动,无疑是2018年投资布局的重中之重。
跨年之后,市场流动性紧张情形和谨慎观望情绪有望缓和,短期看大盘有望逐步企稳,资金活跃度有望提升,为春季行情酝酿前奏。继续建议投资者两手准备,控制整体仓位,保持对金融、消费类价值蓝筹板块的底仓配置,特别留意估值的安全边际;更加积极地,以中长线战略思维优选进攻标的,布局2018春季行情。我们重点推荐两大方向下的主题机会,一是旧周期的新生:电解铝、钢铁、水泥、玻璃、天然气等强周期板块在供需错配、行业集中度提升背景下的业绩估值双击机会,机械行业在需求复苏支撑、涨价时点提前激发的超预期机会;二是新供给的崛起:制造强国战略下的 5G、新能源(风电)与新能源汽车、智能硬件、半导体等战略新兴产业机会,美好生活愿景下的大众消费品升级、新零售、大健康(保险、创新药、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环保生态(工业环保装备、生态修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