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放缓需求下滑,经济压力显现
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增速回落1.5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再度放缓。三大产业仅有公共事业有所回升,制造业降幅较大。电子设备、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回落幅度较大,而汽车本月降幅再度扩大。投资同比增长5.7%,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基建增长略显乏力,制造业投资小幅回升,民间投资再度下滑。房地产投资本月继续下滑。调控的趋严,房企或将进一步加快施工推盘以回款。7月份消费同比增长7.6%,增速下降2.2个百分点,主要受汽车消费拖累,其他如服装、家具、建材、通讯器材等也有小幅度下滑。在6月数据全面回升后,7月数据再度滑坡,反映在内外因素下经济压力仍存,也较符合7月政治局会议“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研判。7月城镇调查失业率5.3%,比上个月上升0.2个百分点,显示出当前就业压力有所上升,六稳中“稳就业”居首的重要意义凸显。
政策暖心,市场蓄势上升
虽然供给侧改革体系以“去杠杆”为核心,但2019年后,“去杠杆”的冲击高潮已经过去,“降成本”和“补短板”将成为宏观政策体系的新重点。政策重心由数量“稳中偏松”转向价格下降,货币当局2019年的重点是降低利率体系整体水平。经济平稳、货币偏松和政策“暖心”的格局下,资本市场将在低迷中走出蓄势、上升的行情趋势。由于价格预期突然回升,债券市场先前曾受到较大冲击,短期的通胀压力延缓了降息的出台。融资成本偏高作为经济活动中的客观事实,“降息”也就成了未来必不可缺的政策选项,尽管暂时条件不具备,但年内出台仍是大概率事件。随着经济前景预期走弱,对冲性的货币扩张政策预期仍会上升,国内“双降”的预期必定会回升,债市已先于股市又重新开始走稳回升。
经济预期中低迷,政策仍需发力
经济如市场预期中低迷。工业活动的回落只是波动,不能确定经济发展趋势;但投资回升乏力的情况表明,经济仍在底部阶段艰难跋涉:具有顺周期性质的民间投资回落,表明经济短时还较困难。受汽车消费影响,近期消费表现大起大落,但排除该因素后变动有限,消费维持平稳的特征不会改变。投资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未来回升态势将决定经济走势,我们认为随着基建投资回升趋势不变,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投资稳中偏升的态势,进而将带来经济走出底部格局。经济运行虽然平稳,但政策支持力度仍需加码,尤其是在减税降费及改善营商环境的“放、管、服”等政府经济管理方面。2019年以来,供给侧改革的重心已明显转向“降成本”,未来政策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中国经济稳中偏暖的趋势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