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据多家媒体披露,在1月3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拟采用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中核漳州核电1、2号机组和广核惠州太平岭核电1、2号机组获得核准。
观点:
1.核电发挥逆周期作用,终于重回发展正轨
我国核电行业发展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政策、政府间合作、电力需求、国际核安全事故等均会影响到行业发展。核电行业近期利好消息不断,并且在4台“华龙一号”核准后正式确立行业反转。我们认为核电行业能够在经过了2016~2018年的低潮后,重新回到正轨的推动力主要有:
强逆周期属性助力核电新项目上马。在经济遭遇下行压力的情况下,自主可控、清洁高效、稳增长效应突出的领域成为重点发展对象,核电完全具备上述特征。经过三代核电技术引进以及多年自主开发,我国核电产业已实现高度自主化,已开发出“华龙一号”、CAP1400等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设备国产化率已达85%以上。
美国核能出口禁令催化自主三代核电项目落地。美国在2018年10月对中国发布了核能出口禁令,由于我国三代核电已具备极高国产化率,并且进口设备美国不是唯一采购来源,法国、德国企业也具备供货能力和业绩,我们认为此禁令反而坚定了搞自主核电技术的决心。
三代核电建设取得成果,技术角度已无障碍。三门、海阳AP1000及台山EPR机组均已投入运行,并且均为世界首堆,三代核电技术引进已取得成果,后续项目技术难度大为降低。
用电需求不断改善,核电消纳问题逐步缓解。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5%,超出预期,核电利用率达到85.6%,环比增加4.5pct。近年来福建、广西、海南出现核电消纳问题,随着用电需求增长以及强化核电基荷作用,核电消纳问题将逐渐缓解,后续机组消纳问题将不会成为阻碍。
2.新项目储备充足,核电脚步不会停止
此次4台“华龙一号”机组的核准,对于行业来说只是个开始,目前厂址开发已较为成熟但还未开工的机组超过64GW,相对于当前44.6GW的装机量,未来增长空间仍然可期。
中核:福建漳州(1~6号机组)、辽宁徐大堡(1~6号机组)、浙江三门(3~6号机组)、海南昌江(3、号机组)、河北海兴(1~6台机组)、田湾(7~8号机组),共28台机组,超28GW。
广核:广东惠州太平岭(1~6号机组)、广东陆丰(1~6号机组)、浙江苍南(1~6号机组)、福建宁德(5、6号机组),共20台机组,超20GW。
国电投:山东海阳(3~6号机组)、广西白龙(1~6号机组)、广东廉江(1~6号机组),共16台机组,超16GW。
预计2019、2020年每年将有6~8台机组开工,每年市场空间超过1200亿,而且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将是后续新开工机组的主要选项。目前国内条件较为成熟的“华龙一号”储备机组有10台,将在未来3年内陆续实现开工。
3.设备制造端受利好程度将会最高
核电设备国产化率高是我国核产业链的主要特征,当前国产化率已达到85%以上,主泵、DCS、重要阀门等长期依赖进口的设备已逐步实现国产化。核电设备占总投资中比重约为50%,并且由于核设备制造资质的限制,已拥有核设备制造能力和市场业绩的厂商拥有非常强的护城河,表现为极高的市场占有率和非常高的利润率,核一级设备制造商毛利率通常可达40%以上。
从时序角度,长周期主设备在项目开工(FCD)前较长时间就已启动招标,相应承包商受益时序最靠前,订单执行能最快体现在公司业绩上。我们认为核电新项目核准后,弹性最大、最先体现到业绩上的是国产化核电设备制造商,由于核电业务具有壁垒高、利润率高的特征,对制造商利润增厚效果显著。
结论:
4台“华龙一号”机组的获批,凸显了核电逆周期属性,打开了核电发展的空间,2019、2020年预计新开工核电机组有望达到每年6~8台,拉动投资超1200亿。我们认为核电产业链公司尤其是国产化核电设备制造商,将因为核电业务对利润增厚的高弹性凸显投资价值,推荐核电运营商龙头中国核电,核电主设备制造商龙头东方电气,蒸汽发生器U形管国产化领军者久立特材,以及多元化核电设备制造商应流股份。
风险提示:
核电项目核准不及预期、在建项目建设出现重大问题、核电政策出现大幅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