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2019年2月18日下午,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召集相关企业举行座谈会,就2019年光伏发电建设管理相关工作征求企业意见。主要内容包括:1、“量入为出”,以补贴额定装机量;2、将光伏项目分为需要国家补贴和不需要国家补贴的项目;3、首次将户用光伏给予单独规模,实施固定补贴;4、解决去年户用光伏531政策的遗留问题;5、除扶贫、户用和原已批准的特殊项目外,分布式和地面电站全部采用竞价的方式获取补贴指标;6、不再将项目规模以“撒胡椒面”的方式分配到各地方,招标由各省组织申报,但由国家统一排序,补贴申报和竞价原则上一年一次。7、项目竞价是以投产的季度即并网结点算,如因种种原因没有建成,则可以延后两个季度,同时电价按相关规定退坡,如两个季度后还没有建成,则取消补贴资格。
事件点评
“量入为出”,以补贴额定装机量 据了解,2019年光伏产业的管理规则出现较大调整。新政策下,国家能源局将不再设定全年的补贴装机规模,转而在财政部框定的补贴总量下确定装机规模,打破了以往补贴总量和装机规模脱节的情况。 尽管财政部尚未发布最终的补贴总量,按照市场普遍预期的30亿元补贴总量、0.1元/kwh的补贴强度和1000小时的发电利用小时数粗略测算,该补贴规模下可以满足30GW左右的新增装机的补贴需求。叠加不需要国家补贴的项目及补贴另算的户用光伏项目,我们保守预计2019年的装机规模将超过40GW。
引入竞价机制分配补贴,以拉动装机规模
此次新政要求,除扶贫、户用和原已批准的特殊项目外,分布式和地面电站全部采用竞价的方式获取补贴指标。补贴申报和竞价原则上一年一次,且不再将项目规模以“撒胡椒面”的方式分配到各地方,招标由各省组织申报,但由国家统一排序。国家能源局根据申报补贴项目上网电价报价(以厘为最小报价单位)较招标上限电价下降额,由高到低排序确定纳入补贴范围的项目,直至入选项目补贴总额达到国家确定的当年新增项目补贴总额限额为止,并对外公示,发布项目名单和各项目补贴标准。引入竞价机制将进一步促进企业压缩成本,以进入补贴名单;此办法有利于在有限的补贴规模下,支持更多的装机量。同时,企业将更青睐光照资源好、并网消纳条件佳、上网电价较高的地区的项目开发。
投资建议
自2018年11月起,光伏行业利好政策频繁出台,海外需求崛起,产业链相关产品价格止跌反弹。1月份,两部委发布关于积极推进光伏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12大要求,降低非技术成本,积极推进平价上网,鼓励行业向市场主导过渡,平价进程加速。建议关注市占率高、成本优势明显的硅料和硅片龙头企业,通威股份、隆基股份,逆变器龙头企业阳光电源,后续政策进展以及海外市场需求情况。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调整、产业链价格大幅波动、项目建设进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