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淡季需求低迷,制造业景气度跌落临界点
2018年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创下2016年3月以来新低。年底进入生产淡季,生产指数继续回落;需求低迷,新订单指数降至临界点以下,创年内新低,为49.7%,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进出口景气度持续走低,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6.6%和45.9%,环比下降0.4和1.2个百分点,均持续位于临界点以下。价格指数持续回落,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为年内低点。12月以来,大宗商品跌势不改,油价继续领跌,预计本月PPI同比涨幅将继续收窄。企业生产持续放缓,采购量下降,连续几月的被动补库后原材料库存以及产成品库存均有所消耗。12月制造业生产继续放慢,需求低迷,制造业景气度跌落临界点,经济下行压力仍显。
市场走稳趋势巩固
经济“底部徘徊”的市场共识并没有变化。从经济逻辑上看,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紧货币并不构成中国股市制约因素;货币边际放松后资本市场仍然偏弱的格局印证了这一点;资本市场何时走好主要取决于经济回升预期确立时间。货币边际放松直接带来了货币市场的宽松,货币利率下降,金融投资机会成本下降。伴随各金融机构纷纷响应中央号召,成立纾困基金,中性货币政策、微观主体活力和资本市场功能的三角形支撑框架将得到直接巩固,这实际上是金融支持经济的具体落实和实践行为。在中性货币基调下,当前中国经济的运行质量正在改善,主要体现为经济平稳中物价下行、杠杆回落、结构升级和产能调整,都在有序调整中。在货币边际放松、及经济回升动力逐渐明朗情况下,资本市场将延续底部运行、缓慢回升态势,资本市场的渐次回暖也将有助于三角形支撑框架的巩固。
制造业运行有压力,经济内生动力增强
12月PMI跌落临界点,制造业增长减速,供需两方疲弱。从趋势上看,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二季度以来需求偏弱,经济增长放缓。基建投资的回落是造成当前投资低迷的重要原因,而造成他基建投资回落的原因,是政府对PPP模式的阶段性整改所致,并非具有趋势性。伴随PPP入库项目清理整改完成,以及政策对基建投资投放加速政策的实施,基建投资未来将恢复增长,从而投资整体增速也将回升。经济第一增长动力的投资已显现出企稳回升迹象,内生增长动力正在兴起中。随着未来投资的企稳,中国经济稳中偏升态势将愈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正在积聚。2019将是中国经济走出‘底部徘徊’阶段的起始之年,虽然经济增速仍没有大的回升,但经济运行质量改善,结构改善和转型升级的特征开始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