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销放缓价格回落,利润持续下滑
2018年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1.8%,增速比1-10月份放缓1.8个百分点。其中,11月份利润同比下降1.8%,10月份为同比增长3.6%。本月企业盈利进一步下降,单月增速由正转负。工业企业产销均有放缓,企业成本进一步下降,另外由于工业品出产价格涨幅的回落,价格的拉动效应继续减弱。从具体行业来看,行业表现分化,新增利润主要来源于石油开采、钢铁、建材等行业。综合来看,收入增长的放缓是造成利润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单月利润增速已由正转负,其中工业品价格持续回落,拉动效应进一步减弱。但其他指标仍在优化,供给侧改革成效凸显。成本费用继续下降;杠杆率持续降低,盈利能力明显增强。
市场走稳趋势巩固
经济?底部徘徊?的市场共识并没有变化。从经济逻辑上看,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紧货币并不构成中国股市制约因素;货币边际放松后资本市场仍然偏弱的格局印证了这一点;资本市场何时走好主要取决于经济回升预期确立时间。货币边际放松直接带来了货币市场的宽松,货币利率下降,金融投资机会成本下降。伴随各金融机构纷纷响应中央号召,成立纾困基金,中性货币政策、微观主体活力和资本市场功能的三角形支撑框架将得到直接巩固,这实际上是金融支持经济的具体落实和实践行为。在中性货币基调下,当前中国经济的运行质量正在改善,主要体现为经济平稳中物价下行、杠杆回落、结构升级和产能调整,都在有序调整中。在货币边际放松、及经济回升动力逐渐明朗情况下,资本市场将延续底部运行、缓慢回升态势,资本市场的渐次回暖也将有助于三角形支撑框架的巩固。
经济短期偏弱,向好趋势不变
2018年中央工作经济会议中提出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整体来看,政策宽松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更大,扩大内需的抓手仍在基建,并且扶持民企以及小微企业发展将成为未来的政策导向。今年年中经济运行偏软局面,主要是投资回落所致。从投资结构看,年中的投资回落主要是PPP政策整理(入库项目整理)导致基建投资进程放缓,以及资管市场规范化监管带来融资扰动,当前这些影响均已过去,回升正在进行中。经济第一增长动力的投资已显现出企稳回升迹象,内生增长动力正在兴起中。随着未来投资的企稳,中国经济稳中偏升态势将愈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