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全年销量下滑,2019年下半年有望迎来拐点。受购置税优惠政策透支和2017-2018上半年三四线房地产因素影响,今年下半年乘用车市场遇冷,1-10月份乘用车累计销量1930.4万辆,同比下降1%,预计全年乘用车销量同比减少3-4%。通过对行业周期进行研究,分析了透支消化期和三四线受地产影响后需求修复,我们认为乘用车行业有望在2019年下半年回暖。建议重点关注未来不断推出适销新车,处于强产品周期的车企,同时重点关注率先在新能源、网联化和智能驾驶领域布局的车企,推荐上汽集团、比亚迪。
商用车海外业务将是未来亮点。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以重卡为代表的中国商用车有望契合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新增基建和物流需求。同时我们认为新能源在全球客车的渗透将持续快于乘用车,建议关注潍柴动力和宇通客车。
零部件(含新能源周边零部件):我们认为零部件周期滞后于整车。预计2019二季度之前多数厂商大概率遭遇订单同比下滑,业绩承压,因此板块风险高于整车。仅建议关注以下两条投资主线:
由自主品牌向上拓展外资和合资车企的零部件公司。自主品牌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市场份额已经达到41%以上,部分自主零部件公司随着自主品牌车企的崛起快速成长,但未来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难有较大的提升。向上突破合资和外资便成为了零部件公司业绩新增量,我们建议关注由自主向上拓展合资和外资客户进展顺利、或者出口业务增多的零部件企业;
新能源及国六带动的横向谱系扩展。对于新能源车,零部件价值的增量(除三电外)主要体现在热管理系统、轻量化以及其他由于新能源车的独有特性而被迫新增的子系统上。对于燃油车,国六将带动动力总成及排气相关的系统升级。汽车零部件之间互为“流量入口”,因此广度非常重要。中国零部件企业在广度上远逊全球巨头,建议关注有望借新能源、国六等升级契机显著拓宽产品谱系的厂商。推荐拓普集团、保隆科技及精锻科技。
风险提示: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