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淡季叠加外部纷扰,制造业进一步放缓
2018年7月份制造业PMI为51.2%,回落0.3个百分点,并低于全年均值,制造业增长所放缓。生产需求纷纷回落,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3.0%和52.3%,低于上月0.6和0.9个百分点,下降幅度明显,或受到不利天气与传统生产淡季影响。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进出口景气度继续回落,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9.8%和49.6%,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持平上月,而进口指数则跌落50以下。中美互征关税后,对贸易的影响将开始显现。价格指数有所回落,部分企业成本上涨压力有所减轻,预计工业品价格也将稳中趋降,PPI同比指数回落。从具体行业来看,其中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实现较快增长。居民消费需求仍旺,相关制造业均呈现加快增长。整体来看,传统生产淡季叠加天气、贸易摩擦影响,制造业增长进一步放缓。
市场整固筑底,向上基础不变
经济“底部徘徊”的市场共识并没有变化。从经济逻辑上看,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紧货币并不构成中国股市制约因素;投资企稳回升在即,中国经济稳中偏升态势将愈加明显,并将造就中国股市持续向上基础。经济平稳决定了市场运行的平稳,政策灵活应对保证了风险管理的成效。为维持货币平稳,未来6-12月再降准的概率还是较高的。在降准带来市场利率下行趋势下,股市将会对企业效益普遍回升的格局做出估值确认,估值中枢将提高。2017年,中国的中长期流动性已得到明显改善;2018年,中国的短期流动性也将得到改善。在防风险的政策基调下,金融机构2018年的报表扩张明显放缓,从而对短期流动性需求的下降趋势将逐步强化,货币市场利率下行趋势形成!
短期压力,但稳中偏升格局不变
7月PMI有所回落,但制造业仍处于扩张态势,短时虽有压力,但经济稳中向好不变。我们认为2018年是中国经济开始走出“底部徘徊”状态的起始之年,虽然经济增速仍没有大的回升,但经济运行质量改善,结构改善和转型升级的特征开始显现!作为经济增长第一动力的投资,市场预期仍较平稳。我们认为上半年实际投资增速的超预期回落不具有持续性,投资偏弱状态主要受当前风险防控成为政策重点工作的短期影响,上半年的摸清风险底细工作,使得PPP、棚改、政府债务调整等都受到了限制,影响了当期投资增长,预计下半年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在上述因素消除后会恢复增长;更为重要的是,民间投资在2018年已显现回升态势,表明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正在积聚。只要政策保持定力,不受外部贸易争端等影响,经济整体‘稳中趋升’态势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