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拉动企业效益增长加快
1-5月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6.5%,增速比1-4月份加快个百分点。单月同比增长21.1%,增速比4月份减缓0.8个百分点,仍然延续了高位增长的态势。工业企业利润的持续增长得益于成本的进一步下降以及价格回升的拉动。PPI的止跌回升,价格效应更加突出。5月份价格变动对利润增长的拉动作用比4月份多4.3个百分点。从具体的行业来看,新增利润较多的行业主要是原材料加工行业,煤炭、有色金属、化学制品、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拉动作用明显,以上行业也是价格上涨较为突出的行业。除此之外,各项指标也在持续改善,成本下降、杠杆率降低、资金效率提高、利润率提升。整体来看,随着价格的回升,企业效益维持了高增长,经营情况也更趋改善。
资本市场波动中整固筑底
市场近期波动较大,但经济平稳+效益改善的股市向上的双基石没有改变。供给侧改革方向下,“去杠杆”为核心的经济调控政策框架不变。但为托底经济,货币也不会收缩过紧,未来货币增长将在一个狭窄区域内实现“刀刃”增长。本次降准再度证明,去杠杆和降准、货币边际放松并不矛盾。经济平稳决定了资本市场运行的平稳,政策的灵活应对保证了风险管理的成效。在降准带来市场利率下行趋势下,股市将会对企业效益普遍回升的格局做出估值确认,估值中枢将提高。降准带来的降低市场利率效应,更是对债市有直接地推动作用。2017年,中国的中长期流动性已得到明显改善;2018年,中国的短期流动性也将得到改善。在防风险的政策基调下,金融机构2018年的报表扩张明显放缓,从而对短期流动性需求的下降趋势将逐步强化,货币市场利率下行趋势形成,债市正面临筑底回升态势!
经济延续平稳,盈利持续改善
价格的回升以及生产的加快,成本的下降,带动企业效益全面提升,经济稳中向好,短期虽然运行压力加大,但稳的主基调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增长2017年就呈现了显著的见底走稳回升态势,经济增速结束了自2012年以来的微幅下降态势,开始走稳;工业增长回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回升;作为中国经济现阶段第一增长动力的投资,在年呈现走出下行拐点态势,企稳回升在即(2018年受PPP整理影响,短期有所回落)。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经济不仅扩张重现上行,而且经营效益也呈现了改善之势。从中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各种领先指标看,中国经济即将走出2012年以来的“底部徘徊、有限复苏”状态,2018年极有可能是中国经济走出底部阶段的起始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