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的标准有明确规定,但小微企业授信包括多种统计口径目前小微企业以·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中的定义为准,具体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进行划分。但银监会、央行、商业银行内部对小微贷款的认定存在多种统计口径,这可能会对政策的连贯性和精准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小微企业对经济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从拉动GDP 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大致测算出2017年小微对GDP 的贡献度约为34.2%;从促进就业的角度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的结果,每户小型企业能带动8人就业,一户个体工商户能带动2.8人就业;从创新的角度来看,小微企业体制机制较为灵活,创新能力强,全国工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小微企业完成新产品开发占比80%,完成专利占比65%。
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微贷款余额稳步增长,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25%左右一方面,国有行仍是服务小微的主力。2015年至今,国有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余额占贷款总额的比重平均为14.29%,占商业银行小微贷款余额的比重维持在30%以上。另一方面,农商行、城商行对小微的支持力度在加大。近年来,农商行、城商行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远高于其他银行。此外,外资行在国内小微领域开始加速布局。
小微企业发展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但融资“贵”只是表象,融资难才是核心问题。
根据人民银行官网披露的易纲行长在“第十届陆家嘴论坛(2018)”上的主旨演讲:我国小微企业融资来自于正规金融机构和民间融资的比例大致为6:4。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目前国内至少40%的小微融资是能够承受高利率的,央行通过定向降息的方式可能并不能解决这部分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对这40%的融资来说,融资渠道(或者说能融到资金)更为重要,融资成本反而是次要的。
银行开展小微业务面临三方面的障碍获客难,单体服务成本较高;信息不对称造成贷款定价困难;由于不良贷款核销和税务处理的差异致使小微不良贷款的处置途径不顺畅。
风险提示:经济失速下行,小微贷款坏账率显著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