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基本面:工业生产旺盛,效益全面提升
1-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5%,增速比1-3月份加快3.4个百分点。单月同比增长21.9%,增速比3月份加快18.8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利润增长明显加快。4月企业全面开工,工业生产销售旺盛,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4%,增速比3月份加快3个分点。而价格的回升也增厚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利润同比增加约849.7亿元,对利润增长的拉动作用比3月份多7.1个百分点。另外因前期汇兑损失等因素减弱,财务费用增长大幅放缓。而去年同期的低基数也抬高了本期表现。从行业来看,钢铁、化工、汽车等行业拉动作用明显。除此之外,各项指标也在持续改善,成本下降、杠杆率降低、资金效率提高、利润率提升。工业生产旺盛,效益全面提升。
资金面跟踪:小幅回笼,资金宽裕
上周央行开展290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而上周有32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全周实现回笼300亿元。进入下旬,缴税时点已过,扰动效应逐渐消退,资金面重回宽裕。另外月底还有财政支出支援,鉴于此央行进入削峰模式,小幅回笼资金。本周将有3700亿元逆回购到期,而企业所得税的年度汇算清缴将持续到月底,预计整体影响有限,在资金面持续宽松的背景下,央行仍将维持回笼模式,5月有望平稳跨月。
债市走势回顾与预判:债市重整旗鼓,监管缓释推进
上周债市重现上涨态势,仅有国债短端继续回调,中长端大幅下降,国开下降幅度更为突出,期限利差收窄,曲线平坦化。上周美债的回落减轻了中美利差的约束,而资金面的持续宽松以及违约带来的前期充分调整都让债市重整旗鼓,利率全面下行。另外《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正式发布,较意见稿不仅增加了过渡期,而且有所放松,去杠杆取得一定成效后,稳杠杆取向下监管缓释推进。在经济底部徘徊,通胀难起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利率仍有下行的空间。2017年以来中国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的持续上升,是央行加息和储备货币投放变化的结果。由于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的变化,准备金市场的利率基准在抬高,这直接导致了货币体系利率水准逐步抬高。我们一直强调降准存在的必要性,在基础货币连续下降的趋势下,为保证货币乘数的高位运行,维持货币的平稳增长,降准是必然选择,未来6-12月再降准的概率较高。去杠杆趋势下金融机构2018年的报表扩张明显放缓,从而对短期流动性需求的下降趋势将逐步强化,而新型降准将有效节约投放成本,带动货币利率下降。供需改善下使得债市的“去杠杆”压力下降,债券收益率下行趋势更加确立。长期看2018年债市将有望走出稳中趋升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