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2017年实现营收117.7亿元,同比增长40.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增长25.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0.01亿元,同比增长18.47%;基本每股收益0.93元,每10股派3元。
投资要点:
营收端保持快速增长,汇兑损失显著影响利润
公司17年营收端的快速增长主要来自内生、海外项目本土化落地(KACO和WEGU)以及TFH(17年3月并表)和AMK(16年7月并表)的并表增量贡献。利润端的增速明显低于营收端,主要是由于受到原材料上升等因素的影响毛利率同比有所下滑(17年毛利率28.40%,较16年减少1.51个百分点),以及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的明显提升(其中财务费用率的提升预计主要是因为公司有较多的欧元负债,17年产生汇兑损失8480万元,较16年增加9765.7万元)。
海外收购项目本土化持续推进
公司近年来持续收购海外优质企业,借此帮助公司学习吸收其领先的技术工艺,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也通过推动将海外并购企业相关业务国内落地的战略,不断抢占国内高端市场。17年公司的本土化项目KACO和WEGU均获得了快速增长:其中KACO国内的两个公司无锡嘉科和安徽嘉科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4.7亿元和5495万元,同比增速为90.4%,WEGU的国内子公司安徽威固17年营收和净利润为8246万元和1260万元,同比增长183%和177%。除了以上两个项目,公司16/17年收购的AMK和TFH也将于18年落地国内。后续随着本土化战略的持续推进,有望为公司带来持续的业绩增量。
电动化、高端化产品布局初见成效,获得多项新产品定点
公司前期通过收购的海外优质企业和自身研发积极在电动化、高端化产品领域进行布局,17年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配套额为9.23亿元,同比增长325%,在总营收中占比7.8%。此外公司近期获得了多项产品定点,包括车和家“M01新能源SUV汽车项目”的整车冷却管路及中冷管总成产品、吉利新能源商用车“MPC-1新能源汽车项目”的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易捷特“eGTBBGproject新能源汽车项目”的整车悬置系统产品、蔚来汽车“ES8新能源汽车项目”的新能源汽车电桥密封总成、CATL“EL255项目”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减振类产品、CATL“A75项目”和“A26项目”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内冷却系统减振类产品的批量供应商、东风日产“322EV&331EV”的新能源项目电机悬置总成类产品、奥迪Q6平台电池冷却系统(6年累计金额预计4860万欧元)、捷豹路虎MLA平台空气悬挂系统产品(生命周期销售额预计2.5亿至3亿欧元)等,这些都将成为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的动力。
控股股东、高管持续增持,彰显信心
公司控股股东自17年7月14日起的6个月内合计增持公司股份1593.5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9%,增持均价为19.33元/股,增持金额3.08亿元,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夏迎松于18年3月5日增持公司股票59.88万股,增持均价16.62元/股;此外公司董事、高管等也在持续增持公司股票,自17年12月至目前,合计增持公司股票98.6万股,增持金额约1500万元。公司控股股东和高管的持续增持彰显了其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也有利于提升公司整体的管理和运营效率。
维持“推荐”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18年-20年的EPS为1.04、1.21、1.40元,市盈率分别为16倍、14倍、12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国内车市景气度下行;(2)公司外延整合不达预期;(3)公司新业务推进不达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