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PPI双双回落
2018年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5%,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6%,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同比上来看,CPI受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影响,鲜菜和猪肉价格分别下降5.8%和10.6%,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46个百分点。环比上来看,受大范围雨雪天气影响,对蔬菜的生产与运输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全国鲜菜价格上涨9.5%,影响CPI上涨约0.23个百分点。PPI环比上涨0.3%,同比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涨幅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黑色、石油、化学等行业涨幅回落明显,有色金属涨幅略有扩大。总体来看,CPI环比上涨主要受天气影响,同比回落则主要受去年同期鲜菜、猪肉价格基数较高的影响。受石油、煤炭等价格涨幅回落的影响,PPI涨幅有所回落。价格运行仍显平稳。
股债跷跷板效应再现,流动性持续改善
经济回升+效益改善,将带来未来股市的持续向上行情。股市在波动中站上3500点,但近期又遭外围股市拖累出现明显回调。经济效益回升成共识情况下,金融市场的调整仅是波动而已,股市的向上的基础逻辑没有改变。临时降准+定向降准实施后,新年后的资金紧张态势料将显著改善,货币的边际放松将带来股市基准的阶段性抬高。随着监管冲击逐步消退,以及双降准助力资金面转宽,利率高位下激发了市场的做多情绪,股债跷跷板效应重现,冰封的债市有所转暖。临时降准+定向降准的组合使得新年后储备货币因降准而发生构成改变,将缓解由于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的变化而使得利率基准的抬高,流动性边际改善下债市或有短时修复机会。但我们还是要强调此次的修复空间有限。严监管以及现有加息和储备货币投放转向OM、贴现、再贷款窗口的趋势,将继续给债市带来压力。
价格表现保持平稳,未来稳中趋降
18年1月价格表现平稳。消费品价格的回落主要是受基数效应影响,下月将季节性回升到1.9,趋势仍将是缓慢下行;工业品价格则体现为惯性下降,未来仍将延续小幅下降态势。市场预期中的因基数效应带来的工业品价格同比增幅下降效应已经出现,但是价格风险并未减缓。在经济底部徘徊和动力转换时期,当前通胀预期的逻辑来自于大宗、尤其是石油价格的上行。关于石油领衔的大宗价格走势,我们认为——定价体系变动带来价格变动,进程已近尾声,大宗价格体系将进入平衡区,石油60-70;因此,未来价格走势(同比值)将呈平稳中下降态势。这个是和经济无关的趋势(除非经济发生大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