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市场可能对于影响风险偏好提升的两大压制因素:监管趋严、经济下行,表现得过于悲观了。实际上,这两大因素都出现阶段性改善的迹象:监管节奏开始调整,出现放缓,而经济的韧性有可能超出市场预期,依然保持平稳。当下,不宜对市场过度悲观。短期反弹或将出现,应该寻找合适的时机,进行仓位调整与配置。
从监管上看,虽然长期监管仍将持续,但短期节奏有所放缓,对于市场的压力有所减轻。随着市场回落,风险初步释放,监管层也意识到“处置风险的风险”,监管节奏有所放缓。如央行已经在召集“一行三会”加强监管政策沟通协调。而在5月12日,银监会也召开“近期重点工作通报会议”,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监管尺度做了限定:从时间上看,给各银行自查督查和规范整改工作之间安排了4至6个月的缓冲期;从空间上看,明确提出了“新老划断”,即银行“新增业务部分按照新监管标准进行”。这对市场的信号意义是明确的:市场仍将维持存量格局运行,过度恐慌没有必要。
从经济基本面上看,经济的韧性比市场预期的要强,这也对市场构成了支撑。从宏观数据来看,经济需求依然保持平稳态势。最新出炉的4月份数据可以看到:新增人民币贷款1.1万亿元,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39万亿元,两者都远超市场预期。这显示企业的融资需求依然强劲。从中观数据来看,企业的收入和盈利增速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龙头企业受益于行业格局改善,盈利表现出较强的可持续性。而周期性行业由于终端需求并未减弱,周期品依然维持在高位,对周期性行业盈利构成支撑。二季度的GDP增速很有可能高于市场一致预期的6.7%,甚至与一季度增速持平。
总体上看,金融监管的洪流已过,二季度的经济也可能比预想的好,市场短期有望迎来反弹。投资者可以利用反弹时机,布局金融、保险等安全边际较高的行业,也可以调仓受益行业格局改善的白马龙头,同时可以关注行业前景广阔、业绩增速高、监管冲击下调整较多的次新股。
风险提示:金融监管重新收紧,经济增速快速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