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简介:公司为国内金属外观件行业的龙头,主营在金属外观件、超精密连接器、电磁屏蔽件、LED支架等业务(2016年财报营收占比分别为68.33%,15.17%,10.02%,1.84%)。2016年公司通过外延式收购方式控股广东方振,切入高端防水结构件领域(占比为1.12%),进一步完善了企业在智能产品新材料方面的布局。
主业驱动,一季度增长达预期。公司在一季度业绩预告中预测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0%-50%,业绩达成预期,展现了稳健的发展态势。公司业绩增长主要由于金属外观件、超精密连接器、电磁屏蔽件、LED支架等主要业务领域的较高增长,尤其是金属外观件的销售收入大幅提升。
金属外观件业务具核心竞争力。公司金属结构件业务受益于OPPO、VIVO、华为等国内手机品牌的崛起,并于2016年切入三星金属外观件产业链,扩大了销售规模。公司发挥在金属加工工艺领域领先的技术优势、市场地位和客户关系资源,抓住壁垒较高的金属中框市场。
控股广东方振,完善智能产品新材料布局。金属结构件行业的竞争激烈,公司通过取得广东方振51%的股权积极布局非金属结构件领域。广东方振是国内外知名品牌粳米防水硅胶产品的供应商。防水精密硅胶及防水新材料在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医疗产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批量应用刚刚起步,公司早期布局,有望受惠于应用端的崛起获得长足的发展。
多点布局新能源产业。2016年公司参股氢源动力,成立昆山惠禾,增资及股权收购苏州科伦特30%股份,分别布局氢燃料电池、充电桩相关配件和新能源汽车busbar及软连接产品。目前可能有助于公司的连接器业务,长期有望带来新的增长点。
坚定推进“工业4.0”战略,聚焦“机器换人”。公司通过自主研发、设立产业基金、外研合作等方式在智能制造领域积极推进,具备自主研发、生产、销售“高端六轴工业机器人”的能力,并逐渐建立年产10000台的产能。产品可强化企业自身自动化水平,对外承接自动化集成业务。工业机器人应用广泛,行业发展有望拉动业务增长。这块业务的研发投入、固定投入及运维花费较大,短期对公司成本形成一定压力,但未来有助于提升公司生产效率,为长期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优化成本,改善利润率。公司将2017年定为“成本年”,将有效提升利润率做为经营改善的核心。具体举措有推动企业内部管理变革,细化经营目标考核单位等。从一季报看,由于销售规模扩大等原因,成本及费用项目增长较多,尤其是营业成本、销售费用高于营收增速,举措有待进一步落实。
投资建议:受惠行业发展,主业具核心竞争力,业绩成长确定,建议长期关注。公司受益于国产智能手机品牌崛起,智能产品、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兴行业的发展。由自身的技术实力切入国际大厂商的产业链,把握高壁垒的细分市场。业绩成长预期确定。建议长期关注。
风险提示: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放缓,金属外观件行业竞争激烈;成本压力持续加大风险;智能产品、智能制造行业发展速度暂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