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16年年报,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01亿元,同比增长17.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5亿元,同比降低15.45%。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61元/股,同比降低15.28%。
点评:
蓄电池市占率进一步提高,电商平台效果明显。公司2016年完成蓄电池产量2,263万KVAH,同比增长14.35%。铅酸电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9.82亿元,同比增长23.02%,毛利润13.77亿元,同比增长22.53%,毛利率为23.02%,相比上年同期增加1.9个百分点,公司铅酸电池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94.94%。由于2016年,国家针对铅酸电池行业征收4%的产品消费税,若剔除消费税的影响,则公司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为73,303.14万元,同比上涨19.01%。公司售后市场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到25%,综合市占率达到30%,我们认为这体现了公司电商平台及和门店转型的成功,同时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公司的龙头地位。
供给端未来有望收缩,铅回收业务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受益于国家供给侧改革和消费税政策,铅酸电池中小厂家有望逐步被淘汰或整合,供给端有望收缩;而公司已经利用自身优势以及并购进行全国布局,起动电池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这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定价能力。铅回收方面:华南再生资源的废铅回收工厂将在今年上半年进行试生产,规划16万吨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理能力的吐鲁番鼎鑫科技公司工厂也已经拿到资质将开工建设,公司初步形成生产--销售--回收--再生--生产再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这将进一步降低公司生产成本,并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新能源业务逐步落地,未来发展空间巨大。2016年公司锂电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9千万元,同比上年增长了1262.90%,营业成本1.62千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54.47%,毛利率水平为3.81%,目前公司锂电池业务主要是服务于配套主机厂商,以订单化生产为主要经营模式。公司以“三电+租赁”的商业模式,全面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起停电池(相当于微混新能源汽车电池)已逐步打开空间;锂离子动力电池强势布局:子公司骆驼新能源公司负责实施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项目”一期正式投产,产能规模达20亿WH,预计2017年产量达到90.05万KWH;正在建设年产7亿Wh动力型锂离子电池项目;公司通过收购襄阳宇清传动完善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产业链;同时通过融资租赁进入新能源汽车整车行业,与动力电池、电机电控业务产生协同效应。同时,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债券募集资金7.17亿元,其中拟投入动力型锂离子电池项目4.40亿元。我们预计,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行业较好的成长性将带动公司新业务发展并贡献较大增量的业绩。
公用事业反馈良好,公司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公司试水公用事业领域,目前情况良好,预期2017年将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做大新能源汽车租赁业务,积极探索民营经济经营公用事业产业的商业模式、培养公用事业产业的管理人才。公司在电驱动方面处于研发阶段,短期内尚不能给公司贡献利润。
盈利预测及评级:根据公司的最新销售情况和营业税征收情况,我们预计公司17年、18年、19年EPS分别为0.81、1.11、1.36元,对应4月10日收盘价(15.65元)的市盈率分别为19、14和11倍,考虑到公司新能源和服务业务未来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股价催化因素:1、公司新能源电池、OTO服务等新业务拓展顺利;2、新能源汽车发展加速。
风险提示:1、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2、下游汽车产销量不及预期;3、铅价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