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场小结:雄安新区引领指数强势反弹。上周在雄安新区设立这一事件催化下,指数强势反弹。雄安新区被官媒成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类比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规格极高。在这样的条件下,雄安新区的设立承载着改革继续深化推进的预期,有利于提振市场风险偏好,因此市场强势反弹。此外,中国联通在4月5日停牌,正在酝酿出台混改的具体方案。联通集团作为“6+1”混改试点的标杆,混改方案出台有望进一步推升市场改革预期。展望后市,我们继续保持相对乐观,建议持续关注主题性机会。
下周主题配置思考:雄安主题内部分化,后续投资机会再梳理。 “量价齐升”逻辑下基建、建材等是最具确定性的板块。基建、建材具有很强的本土优势,如水泥、钢材等运输成本较高,有明显的运输半径效应,因此本地钢材、水泥等一方面受益于本地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量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短期供不应求带来涨价效应,这就是所说的量价齐升逻辑的关键所在,因此,基建、建材类是最具确定性的板块。虽然目前规划和执行的具体细节还没有公布,但从规划内容来看,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而我们初步按照中期200平方公里规划面积进行测算。
类比深圳特区,雄安基建、建材的空间有多大?2016年,雄安新区三县的产值(GDP)仅刚过200亿元,雄安新区在远期规划面积2000平方公里与深圳特区(1992平方公里)相近,而2016年深圳特区产值近20000亿元。如果我们假设未来雄安新区内单位面积产值与深圳相近,因此按中期200平方公里规划面积测算,预计未来10年雄安新区(200平方公里内)产值有望达到2000亿,对应区域内3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10年20倍),而相应的区域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复合增长率也有望达到30%以上水平。 对于水泥的需求,根据业内人士测算,如果粗略按照每亿元投资消耗1万吨水泥计算,仅起步区建设就要3000万吨以上,如果3年建成,则年均增加水泥需求1000万吨以上。因此一方面,水泥总需求量较大,另一方面河北水泥供给弹性较小,因而水泥价格有比较大的上涨弹性。关注河北本地水泥标的:金隅股份、冀东水泥。
对于钢铁的需求,根据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消费钢铁强度来测算,考虑到新区建设的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消耗钢铁强度要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实际未来几年可增加需求预计在1000-2000万吨。虽然总体上来说增量有限,但考虑到河北地区环保限产、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下,落后钢铁产能逐步退出,未来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拉大,提升涨价预期。关注本地钢铁标的:河钢股份、首钢股份、新兴铸管。 对于铁路建设的需求,根据京津冀城际铁路规划,北京至铁路、北京至唐山铁路、北京至天津滨海新区铁路、崇礼铁路、首都机场至北京新机场城际铁路等9个新项目将于2020年前实施,总里程约1100公里,初步估算投资约2470亿元。远期到2030年前,基本形成“四纵四横一环”为骨架的城际铁路网络。相关标的:晋亿实业、中国铁建等。
此外,不能忽视雄安新区环保治理带来的投资机会。根据雄安新区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的面积规划来看,可以类比深圳(1996平方公里),据此我们估算日均用水量大约为480万吨,而目前雄安3县的供水量约为20万吨/日。而根据目前白洋淀的生态情况,目前自然补水几乎枯竭且水质较差,同时周边水库及南水北调工程供水不确定因素较大,因此雄安新区在供水需求和供水能力之间将存在巨大差距。
污水治理是解决雄安新区水资源供需难题的重要手段。针对白洋淀的水质及生态问题,河北省先后出台了多项规划和方案,共规划了10类156个项目,总投资近246亿元。与通州水治理280亿的项目相比,白洋淀治理的规模将远超过250亿元。因此建议关注京津冀污水治理标的:首创股份(600008)、碧水源(300070)、创业环保(600874)。
下周主题配置建议:继续重点关注“雄安新区”主题性机会(建材、环保),此外继续关注国企混改主题(联通混改方案出台)、PPP主题(订单落地加速),持续关注低估值白马成长公司(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苹果产业链等)的配置价值。 风险提示:相关政策推进不达预期的风险,相关个股业绩不确定性风险,市场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