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趋势策略 - 正文

2017年新三板投资策略:莫愁前路无知己,风物长宜放眼量

来源:中银国际证券 作者:田世欣 2016-12-23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2016年新三板市场供给激增、换手率一路下行,参与各方倍感压力。挂牌公司总数破万家,指数和换手率一路下行,16年下半年月均换手率仅为1.7%,比15年上半年下降超过七成;融资能力也遭遇严峻挑战。由于流动性不足,不少市场参与者萌生退意:挂牌公司加快启动IPO辅导、做市成交额剧烈萎缩、专项理财产品发行锐减、定增参与机构数持续低迷。

2016年监管风暴大力度清理市场不规范现状,分层及进入退出机制成型,新三板二次创业启动环境已具备。2016年是名副其实的监管风暴年,大力整治现存不合规行为,实现了市场清淤的效果。6月分层制度落地则是新三板划时代的标志,为未来明确分层管理和差异化的制度安排提供了基础;准入和退出机制的建设标志着新三板的粗放式数量增长阶段已告一段落。

新三板亟待明确市场定位,2017年将成制度红利释放年。新三板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承上启下的重要联结部分,2017年摆在监管层面前的首要问题是明晰新三板市场定位,弥合市场预期差。随着与分层配套的供给管理制度等一揽子政策将逐步落地,2017年将真正成为制度红利释放的一年。

治理规范、信息透明、估值合理,产业资本积极布局新三板。2016年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金额井喷且多溢价收购,显示并购底已经结构性出现。同时,挂牌新三板对促进企业治理规范化、信息透明化,对产业资本和创投公司的吸引力显著,中概股回归的首选挂牌地也选在新三板。众多优质资产的聚集增加了市场的吸引力。

创新层与上市辅导类企业估值洼地效应显著,将从规范整顿期步入估值修复期。新三板挂牌企业的特点是体量偏小、质量分化、业绩波动也较大;但创新层和上市辅导企业估值洼地效应显著,整体法TTM市盈率分别低于创业板62%和65%,其中出现了不少明显低估的优质资产。2017年新三板将从规范整顿期步入估值修复期,表现料好于2016年。

以战略布局的心态投资,以产业投资的标准选股。对新三板企业,我们建议聚焦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关注前瞻性的成长能力。我们以“细分行业+自下而上”作为主要选股思路,2017年可以关注的机会包括(1)因流动性匮乏出现的低估值优质个股;(2)优质拟IPO企业,含扶贫和西藏概念;(3)并购标的提供的退出机会。从细分行业来看,我们认为具有投资吸引力的细分行业出现在与A股有差异性定位、并具备产业集群效应的战略新兴行业上。我们建议重点关注新三板上医药生物领域的生物科技、医药外包、医疗服务;高端制造行业的自动化升级改造、无人机行业应用;教育行业的职业培训、非学历K12课外培训、幼教;信息技术行业的企业级云服务、人工智能垂直应用;环保行业的危废治理、水环境综合整治等。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