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CDS市场开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最初是由银行用于控制自身的信用风险暴露。面对CDS市场的快速发展,ISDA建立并逐步加强其信用衍生工具协定,并逐步建立合约标准化,目的在于降低法律风险以吸引广泛的信用投资者参与到信用市场中来。CDS的典型应用场景包括对冲公司债务违约、投资组合信用风险管理、合成信用风险暴露、监管要求的资本金管理等,另外,还包括投机性投资、债券和CDS无风险套利套利、信用风险曲线跨期套利等用途。
作为全球CDS市场标准化努力的一部分,2009年2月国际互换与衍生品协会(ISDA)发布了ISDA CDS标准模型,该模型具体实现功能包括:传统信用保险费率到提前支付金额的转换、CDS理论价格计算、信用违约风险期限结构构建、市场风险敏感度指标(IR01、CS01、JTD)计算等。从内容上讲,该模型本身已经有相当长时间的历史,并没有随着近几年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变革而更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它作为CDS标准化的一部分,在CDS交易及清算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各金融定价系统中,如Markit、Bloomberg、Murex等,该模型也被作为标准模型集成,本文将以该模型为基础分析CDS估值定价中的关键点。
为使CDS业务能够顺利实施,我们认为在法律和监管层面的明确指引必不可少。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论是在信用事件定义还是在最终违约事件发生后的交割环节,ISDA的实践经验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CDS所涉及的信用事件更多是反映法律层面的问题,其内容纷繁复杂,本文意指对ISDA信用事件涉及的内容进行简单介绍,希望对从业人员在真正进行CDS业务时有所启发,并希望从业人员对CDS所涉及的隐含条款有着清楚的了解。
风险提示:本文以ISDA便准化CDS的实践为参考,介绍其原理和概念,我国的CDS业务将面临不同的经济环境和客观问题,因此,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