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资产荒,就是高收益资产的稀缺。资产荒表现为无风险收益率持续低迷,资产价格高企,未来上涨潜力有限,导致可以合理配置的资产选择并不多。资产价格高与资产收益低是一个问题的一体两面。资产价格太高,其对应的潜在收益率就下降了。
从利率的本源上看,利率之所以为正,就在于资本的借入者预期投资后能在获得比本金更多的收益。最基本的投资行为上来看,当借款人向资本所有者也就是贷款人借钱去投资时,如果未来的投资收益不能覆盖借款的成本,并且这一现象成为总体状况时,这个经济体便会陷入负利率的状态。负利率时代的本质就是货币的时间价值为负,也就是资本对于整个经济的前景抱有负面看法。如果整个经济体系中,资金在使用后不能发生增值,那么一个经济体的自然利率就成为负的了。
“资产荒”并不是资产本身的缺失,而是资产背后未来接盘者购买力的缺失。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三大因素:一、人口老龄化加剧;二、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且阶层固化;三、科技创新遇到瓶颈。当今时代,这三个因素共同存在,并且相互影响、不断深化,从而使得资产荒也不断加剧。 当今世界碰到的零利率问题、资产荒问题,其背后的根源都不是经济金融上的周期性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因此从本质上而言,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依靠结构性改革,如果没有结构性改革,资产荒的状况将一直延续下去。
在G20杭州峰会上,中国针对世界“资产荒”的结构性根源给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1、“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推动结构性改革,努力创造新供给,破解产业革命遇到瓶颈的难题;2、“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确保现有世界总需求不因贸易保护出现结构性萎缩;3、“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通过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潜力,从而扩大市场,提高世界总需求;4、“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消除贫困和饥饿,提升贫困人口的消费能力,抑制贫富差距扩大给世界经济造成的伤害。
从资产配置上,有几个方向可以配置:1、向那些渗透率低且未来有提升潜力的行业配置资源和资产;2、向那些未来发展潜力大、政治经济相对稳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配置资源和资产,如中国、印度、东南亚地区等。